第385章 (2)[第1页/共3页]
上即位之三年,诏定新历。员外散骑侍郎祖□恒奏其父冲之考古法为正,历不成改。至八年,诏太史课新旧二历,新历密,旧历疏,是岁,始行冲之《大明历》。
天监九年庚寅,公元五一零年春,正月,乙亥,以尚书令沈约为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王莹为尚书令。约文学高一时,而贪冒荣利,用事十馀年,政之得失,唯唯罢了。自以久居端揆,有志台司,论者亦觉得好,而上终不消;乃求外出,又不准。徐勉为之请三司之仪,上不准。
甲戌,魏薛和破刘龙驹,悉平其党,表置东夏州。
魏徐州刺史卢昶遣郯城戍副张天惠、琅邪戍主傅文骥接踵赴朐山,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遣兵拒之,不堪。夏,四月,文骥等据朐山,诏振远将军马仙瑅击之。魏又遣假安南将军萧宝寅、假平东将军天水赵遐将兵据朐山,受卢昶节度。
三月,琅邪民王万寿杀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晰,据朐山,召魏军。
魏刘芳等奏:“所造乐器及教文、武二舞、登歌、鼓吹曲等已成,乞如前敕集公卿群儒义定,与旧乐参呈,若臣等所造,形制合古,出拊会节,请于来年元会用之。”诏:“舞可用新,馀且仍旧。”
天监十一年壬辰,公元五一二年春,正月,壬辰,诏:“自今逋谪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长幼,可停将送。”
天监十年辛卯,公元五一一年春,正月,辛丑,上祀南郊,大赦。
辛酉,上祀明堂。
旧制:尚书五都令史皆用暖流。夏,四月,丁巳,诏曰:“尚书五都,职参政要,不但总领众局,亦乃方轨二丞;可革用士流,秉此群目。”因而以都令史视奉朝请,用太学博士刘纳兼殿中都,司空法曹参军刘显兼吏部都,太学博士孔虔孙兼金部都,司空法曹参军萧轨兼摆布户都,宣毅墨曹参军王飆兼中兵都;并以才地兼美,首膺其选。
以临川王宏为太尉,骠骑将军王茂为司空、尚书令。
魏以甄琛为河南尹,琛表曰:“国度居代,患多盗窃,世祖发奋,广置主司、里宰,皆以下代令长及五等散男有经略者乃得为之。又多置吏士为其羽翼,崇而重之,始得制止。今迁都已来,天下转广,四远赴会,事过代都,五方杂沓,寇盗公行,里正职轻任碎,多是下才,人怀轻易,不能督察。请取武官八品将军已下干用贞济者,以本官俸恤领里尉之任,高者领六部尉,中者领经途尉,下者领里正。不尔,请少高里尉之品,选下品中应迁者进而为之。督责有所,辇毂可清。”诏曰:“里正可进至勋品,经途从九品,六部尉正九品;诸职中简取,不必武人。”琛又奏以羽林辚游军,于诸坊巷司察盗贼。因而洛城平静,后常踵焉。
乙酉,魏大赦,改元延昌。
以国子祭酒张充为尚书左仆射。充,绪之子也。
马仙瑅为将,能与士卒同劳逸,所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疆,常单身潜入敌境,伺知壁垒村庄险要处,所攻战多捷,士卒亦乐为之用。
六月,宣城郡吏吴承伯挟妖术聚众。癸丑,攻郡,杀太守朱僧勇,转屠旁县。闰月,己丑,承伯逾山,奄至吴兴。东土人素不习兵,吏民恇扰奔散,或劝太守蔡撙避之,撙不成,募英勇闭门把守。承伯尽锐攻之,撙帅众出战,大破之,临陈斩承伯。撙,兴宗之子也。承伯馀党入新安,攻陷黟、歙诸县,太守谢览遣兵拒之,不堪,逃奔会稽,台军讨贼,平之。览,沦之子也。
蒲月,丙辰,魏禁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