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1)[第1页/共4页]
杨运长去宜城郡还家,齐公遣人杀之。凌源令潘智与运长厚善;临川王绰,义庆之孙也。绰遣腹心陈讃说智曰:“君先帝旧人,身是宗室近属,如此情势,岂得久全!若招合表里,计多有从者。台城浑家常有此心,正苦无人建意耳!”智即以告齐公。庚戌,诛绰兄弟及共党与。
甲午,诏申前命,命太傅赞拜不名。
丙申,魏主如崞山。
以司空褚渊为司徒,尚书右仆射王俭为左仆射;渊不受。
丙辰,以给事黄门侍郎萧长懋为雍州刺史。
以褚渊为司徒。来宾贺者满座,褚炤叹曰:“彦回少立名行,何意披猖至此!流派不幸,乃复有本日之拜。使彦回作中书郎而死,不当为一名流邪!名德不昌,用复有期颐之寿!”渊固辞不拜。
秋,七月,丁未,诏曰:“交趾、比景独隔书朔,斯乃前运方季,因迷遂往。宜曲赦交州,即以叔献为刺史,抚安南土。”
帝问为政于前抚军行参军沛国刘瓛,对曰:“政在《孝经》。凡宋氏以是亡,陛下以是得者,皆是也。陛下若戒前车之失,加上以刻薄,虽危可安;若循其复辙,虽安必危矣!”帝叹曰:“儒者之言,可宝万世!”
又诏以“候官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更置谨直者数百人,使防逻街衢,执喧斗罢了。自是吏民始得安业。
自泰始以来,表里多虞,将帅各募部曲,屯聚建康。李安民上表,觉得:“自非淮北常备外,馀军悉皆输遣;若靠近宜立随身者,听限人数。”上从之;蒲月,辛亥,诏断众募。
甲子,立太子赜为皇太子;皇子嶷为豫章王,映为临川王,暠为安成王,锵为鄱阳王,铄为桂阳王,鉴为广陵王;皇孙长懋为南郡王。
魏主还平城。
太祖高天子
己未,魏安乐厉王长乐谋反,赐死。
辛亥,以竟陵世子赜为尚书仆射,进号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甲寅,齐公受策命,赦其境内,以石头为世子宫,一如东宫。褚渊引何曾自魏司徒为晋丞相故事,求为齐官,齐公不准。以王俭为齐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俭时年二十八。
魏广川王略卒。
宋自孝建以来,政纲弛紊,簿籍讹谬,上诏黄门郎会稽虞玩之等更加检定,曰:“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巧伪日甚,何故变革?”玩之上表,觉得:“元嘉中,故光禄大夫傅隆年出七十,犹手自册本,躬加隐校。今欲求治取正,必在勤明令长。愚谓宜以元嘉二十七年籍为正,更立明科,一听首悔;迷而不返,依制必戮;如有虚昧,州县同科。”上从之。
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
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民坐执役者甚众,嶷至镇,一日罢遣三千馀人。府州仪物,务存俭省,轻刑薄敛,所部大悦。
魏师攻钟离,徐州刺史崔文仲击破之。文仲遣军主崔孝伯渡淮,攻魏茌眉戍主龙得侯等,杀之。文仲,祖思之族人也。
甲辰,以太傅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加九锡;其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仍旧。乙巳,诏齐国官爵礼节,并仿天朝。丙午,以世子赜领南豫州刺史。
癸丑,魏遣假梁郡王嘉督二将出淮阴,陇西公琛督三将出广陵,河东公薛虎子督三将出寿阳,奉丹杨王刘昶犯境;许昶以光复古业,世胙江南,称藩于魏。蛮酋桓诞请为前驱,以诞为南征西道多数督。义阳民谢天盖自称司州刺史,欲以州附魏,魏乐陵镇将韦珍引兵渡淮应接。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萧惠朗将二千人,助司州刺史萧景先讨天盖,韦珍略七千馀户而去。景先,上之从子也。南兖州刺史王敬则闻魏将济淮,委镇还建康,士民惊散,既而魏竟不至。上以其功臣,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