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51章 (3)[第1页/共4页]

蒲月,魏禁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顾氏族,下与非类婚偶;犯者以违制论。

魏主与太后临虎圈,有虎逸,登阁道,几至御座,侍卫皆惊靡;吏部尚书王叡执戟御之,太后称觉得忠,亲任愈重。

攸之素失情面,但劫以能力。初发江陵,日有逃者;及攻郢城,三十馀日不拔,逃者稍多;攸之日夕乘马历营安抚,而去者不息。攸之大怒,召诸军主曰:“我被太后令,建义下都。大事若克,白纱帽共著耳;如其不振,朝廷自诛我百口,不关馀人。比甲士叛散,皆卿等不觉得意。我亦不能问叛身,自今军中有叛者,军主任其罪。”因而一人叛,遣人追之,亦去不返,莫敢发觉,咸有异计。

以扬州刺史晋熙王燮为司徒。

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来聘。

道成所亲任遐曰:“此大事,应报褚公。”道成曰:“褚公不从,何如?”遐曰:“彦回惜身保老婆,非有奇才异节,遐能制之。”渊果无违异。

攸之遣其将皇甫仲贤向武昌,中兵参军公孙方平向西阳。武昌太守臧涣降于攸之,西阳太守王毓奔湓城。方平据西阳,豫州刺史刘怀珍遣建宁太守张谟等,将万人击之。辛酉,方平败走。平西将军黄回等军至西阳,溯流而进。

沈攸之遣中兵参军孙划一五将以三万报酬前驱,司马刘攘兵等五将以二万人次之;又遣中兵参军王灵秀等四将分兵出夏口,据鲁山。癸巳,攸之至夏口,自恃兵强,有骄色。以郢城强大,不敷攻,云“欲问讯安西”,暂泊黄金浦,遣人告柳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都。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世隆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罢了。”宗俨之劝攸之攻郢城;臧寅觉得:“郢城兵虽少而地险,攻守势异,非旬日可拔。若不时举,挫锐损威,今逆流长驱,计日可捷。既倾底子,则郢城岂能自固!”攸之从其计,欲留偏师守郢城,自将大众东下。乙未,将发,柳世隆遣人于西渚应战,前军中兵参军焦度于城楼上肆言骂攸之,且秽辱之。攸之怒,改计攻城,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日夜攻战。世董随宜拒应,攸之不能克。

宕昌王弥机初立。三月,丙子,魏遣使拜弥机征南大将军、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

甲子,徙南阳王翙为随郡王。

辛丑,尚书左丞济阳江谧建议假萧道成黄钺,从之。

黄回不乐在郢州,固求南兖,遂帅部曲辄还;辛卯,改都督南兖等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张敬儿既斩攸之使者,即勒兵;侦攸之下,遂袭江陵。攸之使子元琰与兼长史江乿、别驾傅宣共守江陵城。敬儿至沙桥,张望未进。城中夜闻鹤唳,谓为军来,乿、宣开门出走,吏民崩溃。元琰奔宠洲,为人所杀。敬儿至江陵,诛攸之二子、四孙。

沈攸之尽锐攻郢城,柳世隆乘间屡破之。萧赜遣军主桓敬等入军据西塞,为世隆援助。

攸之无所归,与其子文和走至华容界,皆缢于栎林;己巳,村民斩首送江陵。敬儿擎之以榡,覆以青丝,徇诸市郭,乃送建康。敬儿诛攸之亲党,收其财物数十万,皆以入私。

萧道成以黄回终为祸乱;回有部曲数千人,欲遣收,恐为乱。辛卯,召回入东府。至,停外斋,使桓康将数十人,数回罪而杀之,并其子竟陵相僧念。甲午,以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行南兖州事,仍以其弟晃代之。

沈约论曰:夫人君南面,九重奥绝,陪奉朝夕,义隔卿士,阶闼之任,宜有司存。既而恩以狎生,信由恩固,无可惮之姿,有易亲之色。孝建、泰始,主威独运,而刑政纠杂,理难遍通,耳目所寄,事归近习。及觇欢愠,候惨舒,动中主情,举无谬旨;人主谓其身卑位薄,觉得权不得重。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公用之效,势倾天下,未之或悟。及太宗晚运,虑经盛衰,权幸之徒,慑惮宗戚,欲使幼主伶仃,永窃国权,构造同异,兴树祸隙,帝弟宗王,接踵屠剿,宝祚夙倾,实因为此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