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第1页/共4页]
英阴疏天下名流,上得其录,有吴郡太守尹兴名,乃征兴及掾史五百馀人诣廷尉就考。诸吏不堪掠治,死者太半;惟门下掾连续、主簿梁宏、功曹史驷勋,备受五毒,肌肉消烂,终无异辞。续母自吴来雒阳,作食以馈续。续虽见考,辞色何尝变,而对食哀号不自胜。治狱使者问其故,续曰:“母来不得见,故悲耳。”问:“何故知之?”续曰:“母截肉何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故知之。”使者以状闻,上乃赦兴等,监禁毕生。
秋,郡国十四大水。
永平十三年庚午,公元七零年夏,四月,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辛乙,帝行幸荥阳,巡行河渠,遂渡河,登太行,幸上党;壬寅,还宫。
十一月,北匈奴寇五原;十仲春,寇云中。南单于击却之。
是岁,南单于適死,单于莫之子苏立,为丘除车林韑单于;数月,复死,单于適之弟长立,为湖邪尸逐侯韑单于。
闰月,甲午,上幸南阳,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篪和之,以娱佳宾。还,幸南顿。冬,十仲春,甲午,还宫。
永平八年乙丑,公元六五年春,正月,己卯,司徒范迁薨。
丙子,募极刑系囚诣度辽营;有罪逃亡者,令赎罪各有差。楚王英奉黄缣、白纨诣国相曰:“托在藩辅,过恶积累,欢乐大恩,馈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洁齐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略以虚有为宗,贵慈悲不杀;觉得人死,精力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积德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练精力,乃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因而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朱紫,独楚王英最早好之。
越骑司马郑众使北匈奴,单于欲令众拜,众不为屈。单于围守,闭之不与水火;众拔刀自誓,单于恐而止,乃更发使,随众还京师。初,大司农耿国上言:“宜置度辽将军屯五原,以防南匈奴流亡。”朝廷不从,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等知汉与北虏交使,内怀嫌怨,欲畔,密令人诣北虏,令遣兵迎之。郑众出塞,疑有异;服侍,果得须卜令人。乃上言:“宜更置大将,以防二虏交通。”由是始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将黎阳虎牙营士屯五原曼柏。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厥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兖、豫百姓怨叹,觉得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会有荐乐浪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馀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
汉纪三十七(起重光作噩,尽旃蒙大渊献,凡十五年)
壬寅晦,日有食之,既。诏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因而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民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民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永览前戒,辣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初,陵阳侯丁綿卒,子鸿当袭封,上书称病,让国于弟盛,不报。既葬,乃挂衰绖于冢庐而逃去。朋友九江鲍骏遇鸿于东海,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可乎?”鸿感悟垂涕,乃还就国。鲍骏因上书荐鸿经学至行,上征鸿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