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离城[第1页/共2页]
“歌儿也要学领兵兵戈。”女孩鼓掌而笑,稳稳地坐在他的怀中,兀自畅怀。
她的手放于窗沿,悄悄聆听着城中月夜,氛围里凝着淡淡的桂花香气。
私塾天井中,满树桂花,点点压枝低。子歌坐于廊下,双手捧颊,望着一瓣落花被风击碎,悠悠落于灰尘中。
“子歌无悔。”
“娘已归去,而后杨家荣辱皆付与我一身。”她斩钉截铁地说道,“你既承诺要辅我成事,便晓得,为报家仇,唯有如此。”
明日……子歌便要出发入京了。
“绫罗城……子歌,就此别过。”
他倚靠着庭阶,凝睇着她,眉宇间舒展着化不开的悲悯。他那双通俗的眼睛,仿佛一潭清幽的池水,能等闲停顿诸般思路。
“离轩?”她下认识地喊道,声音却没入一片空寂当中。
“我手中另有青鸾报,另有你,有赵姨娘、谢伯伯等人互助,虽知此行必定凶恶,但我并不担忧。”
子歌悄悄抿唇,神采和顺地拾起被子,搭在了他的身上,又谨慎地把被角掖好,然后拿了阿谁泥人,坐在书案旁把玩着。月光亮白,映照于她的侧脸,看起来如一副简笔勾画的仕女图。
“赵月笙未查明火警原委,我担忧那放火之人再来寻你,隽隽技艺不凡,让他守着你,我也能走得放心一点。”
“阳明十二年,忠烈侯杨宇轩羁留泸州,拥兵自主。镇远将军何怀以招安之名讨伐,诛叛军五万于衡水……”谢允的声音垂垂转弱。
她虽背负兴亡天下的谶言,但雄图未展,却先亡了家。
一声几不成闻的轻叹,弥散于夜风中。
“我需领使团随高湛进京面圣,安排莲儿的和亲之事,这只雨花鸽,能寻得我在之处。等你醒了,记得与我保持联络。”
“好,好。”
“想起这前十多年的影象,还需些光阴,你也并不争这朝夕。事隔长远,一定桩桩件件都记得。你且呆在私塾里,好好养着。”
“我只怕,本身对前路一无所知,没法全然应对诸般变局。”
“我当然愿助你家仇得报,但我更想许你安然二字。”
“阳明十一年,忠烈侯杨宇轩北伐蛮夷,将五万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犹记恰当日,谢允神采飞扬,指导江山,“宇轩至漠北,与鲜卑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乃还。北州境内自此十余年无战祸。”
他坐于子歌身侧的阶下,视野与她平齐。他的发冠还是纤尘不染,只是衣角残存一点暗红色的血迹。
纸卷上端为北州,鲜卑居中,四周顺次漫步着柔然、车迟、乌桓、拓跋小国。
这是她的父亲,大齐建国功臣,忠烈侯杨宇轩,也是厥后被诬告拥兵自重,全军淹没于故里的罪臣杨氏。
在她醒来的第二天起,这具躯体便也跟着影象垂垂复苏。曾经操琴作画的双手,竟也能长剑横空,巾帼不让须眉。她偶然逼迫穆离隽与本身过招,竟也能拆解数十步。只是,她尚未忆起,究竟是谁传授了本身技艺。
不知不觉间,她的十指已握成拳,再伸开时,那陶土泥人已被她捏为碎屑,一点点随风而散。
“你的影象被压抑多年,中有诸多痛苦点滴,若冒然解封,于你心智有损。”穆离轩叹道,“林徒弟法力虽散去,却特地留了一脉护你全面,若你想忘怀旧事,重头来过,我也能为你做到。”
当时火焰伸展至竹林深处,大片竹叶燃着,收回清脆的崩裂声,浓烟密布,热浪滔天,而林宛便孤卧于潭边,双目微睁,似有未平之愿。阿谁场景,一向深深印在她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