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第2页/共3页]
因人数未几,又都是骑兵马队,周瑜的这个军帐支得随便,并不似昔日的中军帐那般宽广。四周帐幕低垂,两人两案,周身的空间就略显狭小了。而恰是因为空间不大,荀彧衣袂上的熏香气味更是较着,暗幽浮动,仿似跟着微颤的火光铺陈开来,衬着他腰背笔挺,肩膀肥胖,如同寒梅风骨,傲立风霜。
周瑜本来就是佯攻许昌,实取邺城……实捡便宜……
荀彧翻身上马,朝四周做了团揖:“诸位有礼。”
曹操以许昌为都,自是极重此城的戍守工事。更有尚书令荀彧坐镇许都,政事通平,计谋安定,令曹操全无后顾之忧。
究竟上,在那一段没有李睦的梦境中,孙策就欲趁曹操与袁绍官渡苦战时偷袭许昌,除了无盟约之言,他劝止其北上的来由也差未几正如荀彧方才所言。但是,此番兵出许昌,摸索曹军真假是一方面,利诱袁绍在阵前尽力攻曹又是另一方面,而除此以外,另有另一件事,是李睦提出来,他又向来没想到过的——正下落在荀彧身上。
周瑜却没有故作谦逊,淡然一笑,安然道了声谢,应下这赞誉,将荀彧请进军帐中。
但任贰心生七窍,也万想不到周瑜竟然会暗指曹操有不臣之心。
“谁言南人独擅舟?”荀彧目露赞成感慨之色,“看都督此营,深得马队步寨之妙,纵曹子和在此,想也不过如此。”
马队擅冲锋而倒霉戍保护营,故而周瑜将营寨选在一片稀少的矮林以后,砍去杂草,再用泥石隔出一道放火带,以起伏的坡度为保护起帐列营,营中战马成群,马槽就置于营门后,如遇敌袭,只需将士跃上马背,斩断缰绳,就能当即列队成阵。
本就是一片至心实意,当然没甚么不当。
周瑜却感觉他权势再大,也毫不至犯下这类自毁后路的弊端。
说实话,刚听李睦说曹操有不臣之心时他也感觉荒唐。曹操此人,心机诡诈又极要面子,擅权放肆,肃除异己,都是必定,但若说他不臣欲反……
曹纯曹子和是曹操麾下豺狼骑的统领,先说南边将领素有不擅马战之名,再拿最精锐的马队统帅与他比拟,顿挫之间,实为盛誉。
微微一愣以后,赶紧长身站起回礼:“都督有此拥立汉室之志,彧深佩君心。”贰心机周到,心念飞转了数圈,也想不出不当来。
“曹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纵身居高位,实是让步不成守也,非有异心耳!”此究竟重,荀彧直起家,敛了笑容,目色果断,“彧虽鄙人,却为汉臣。愿效曹公为明主,实乃敬他行事果断,有一扫寰宇之雷霆势,为当世能臣。周都督何故以此大不韪之罪相加?”
荀彧和他一样,目光都只放在曹操身上,他以曹操为敌手,而荀彧以曹操为主,他们都忘了一向躲在曹操背后的公子丕。而李睦一心等孙绍长大后交权,故而抬眼就今后再看数十年,比起曹操,她倒是将目光聚焦于明显会成为孙绍最大敌手的曹丕身上。
不等他走到周瑜的营前,周瑜早获得动静,单身迎出来。
荀彧大风雅方四下环顾,周瑜也大风雅方任由他看,乃至军中将士正在停止的操演也没有是以停下分毫,内心不由也佩服他单身入营的胆识。
他所言的“三害”,周瑜心中天然晓得。
周瑜也没想到荀彧会亲来,论名誉,论官职,论成绩,论胸中才学,他都应执此长辈礼出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