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周郎周郎(三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第1页/共3页]

曹操以许昌为都,自是极重此城的戍守工事。更有尚书令荀彧坐镇许都,政事通平,计谋安定,令曹操全无后顾之忧。

周瑜领军,在距许昌城门外三十里处,就发明城中标兵岗哨,明暗共同,来回寻探,再要埋没行迹,便很难再靠近了。因而干脆打出灯号,直接露了行迹出来,将许昌表里惊了小我仰马翻。

荀彧和他一样,目光都只放在曹操身上,他以曹操为敌手,而荀彧以曹操为主,他们都忘了一向躲在曹操背后的公子丕。而李睦一心等孙绍长大后交权,故而抬眼就今后再看数十年,比起曹操,她倒是将目光聚焦于明显会成为孙绍最大敌手的曹丕身上。

周瑜却没有故作谦逊,淡然一笑,安然道了声谢,应下这赞誉,将荀彧请进军帐中。

荀彧身材高瘦,目光平和,宽袖飘摇,周身全无半点锋利锋芒。他遥遥看到周瑜便抬手见礼,面上的笑容竭诚随和。他来得俄然,却仿佛一个远道来访的老友,去处沉稳,又不失靠近之意。

明显是来游说周瑜退兵,这一番话却连捧带劝,说得极有程度,委宛谦恭,又言了然短长,可谓绵里藏针。

但李睦一句“他不为本身考虑,总要为曹丕考虑。他不想做天子,曹丕却一定不想”仿佛暗中当中突然点亮的一星火光,令他蓦地惊觉曹操已快近半百之年。

“谁言南人独擅舟?”荀彧目露赞成感慨之色,“看都督此营,深得马队步寨之妙,纵曹子和在此,想也不过如此。”

荀彧也没想到他说走就走,竟真的只是来要他一句话证明曹操无叛汉之心,真的要助曹操袭扰袁绍火线。

微微一愣以后,赶紧长身站起回礼:“都督有此拥立汉室之志,彧深佩君心。”贰心机周到,心念飞转了数圈,也想不出不当来。

傍晚时分,一支十数人的步队从城中出来,抢先一人宽袖长袍,高骑于顿时,没有华服高车,但所过之处,城门口的兵士尽皆伏身施礼。周遭不知情的百姓先是纷繁猎奇相互扣问,也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这是荀令君。”呼啦啦立即一片人让出条路来,向这位年不及四十的尚书令见礼。

荀彧翻身上马,朝四周做了团揖:“诸位有礼。”

周瑜本来就是佯攻许昌,实取邺城……实捡便宜……

因人数未几,又都是骑兵马队,周瑜的这个军帐支得随便,并不似昔日的中军帐那般宽广。四周帐幕低垂,两人两案,周身的空间就略显狭小了。而恰是因为空间不大,荀彧衣袂上的熏香气味更是较着,暗幽浮动,仿似跟着微颤的火光铺陈开来,衬着他腰背笔挺,肩膀肥胖,如同寒梅风骨,傲立风霜。

但任贰心生七窍,也万想不到周瑜竟然会暗指曹操有不臣之心。

非论其他,一个在天子暗弱的年代还是毕生推行君臣之道,另一个则帮手明君另立新朝。现在汉天子正如旧时暗弱的周天子普通,周瑜的言下之意很清楚,若曹操原恪守人臣之道,不生谋篡之心,那他与曹操之间的盟约还是作数,他当即北上攻打邺城,乱袁绍军心,互助曹操。而若荀彧要做姜子牙,那曹操天然就是最后将会称帝的周文王,他本日死战许都,不管如何都要拖垮曹操。

凭徐州下邳一战定江东之势,又袭夺寿春,平江夏,周瑜现在已是申明远扬的江东名将,但是荀彧成名更早。这位被曹操呼为“吾之子房”的尚书令素有“王佐之才”,执掌政事,总理军务,为曹操定下奉迎天子的计谋,奠定其今后挟令诸侯的庞大上风,派头宏达,谋断精确。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