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三喜临门[第1页/共5页]
“当然,你如果执意‘告老’,本将军不强留。”
郭弘哲摇点头,“不了,我再等等,或许、或许能帮上忙。”
这平生,就从朝晨到了傍晚。
励王旁观半晌,这时才落座,暖和说:“接了圣旨就起来吧。”
郭弘磊会心,起家,诚心说:“将军,我已稀有月没探亲,非常不放心家里,求您准几天假,容我回家看望看望。”
是啊,女人如何仕进?
郭弘磊脚下生风,缓慢朝后衙走去。
“不,我不想‘渐渐儿来’。”姜玉姝吃了几筷子面,直反胃,忙漱口,疼得泪流满面,狼狈问:“大娘,能快些吗?实在太疼了,我真有点儿受不了。”
窦勇两鬓斑白,暂搁下公文,一脸倦色,“无需多礼。坐。”
油灯光摇摆,照得影子乱晃。
“……是。”郭弘磊满腹疑团,掩下疑虑,摊开双掌,碍于肩伤未愈,手只能举起一半,朗声表示:“郭家伸谢圣上赦免流刑之恩,此后必将循分守己,鞠躬尽瘁,以报效圣恩!”
姜玉姝猛地复苏,仓猝挣扎着坐起,环顾四周,发觉又一阵疼,脱口喊:“嬷嬷?潘嬷嬷?潘——”
钦差举头,一字一句,大声宣读:“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原靖阳侯郭家,因犯法而放逐西苍,放逐屯田。据奏报,其次子为人忠勇,屡立军功,其次媳诚虔勤恳,擅务农桑,屯粮有功。念及汝等一贯循分劳作以赎罪,今赦免郭家流刑。 ”
何氏绕过屏风,瞥见姜玉姝平躺在床,神采惨白,发丝混乱,汗淋漓。
“哦,对,确切是‘三喜临门’!”
“从速!别让钦差大人久等。”潘奎挥手催促。
潘奎等人大吃一惊,面面相觑,啧啧称奇, 私语群情:“圣旨、圣旨——真的吗?”
“我没听错吧?”
伤兵院里,欢声笑语,道贺声不竭,非常热烈。
“来了!”
励王慢条斯理,严肃奉告:“朝廷决定在西苍新设一军储仓,定名为‘西平’,用以储存粮秣等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之妇亦有责,姜氏擅务农桑,于屯粮一道,巾帼不让须眉,故圣上破格授予她‘特使’一职。”
稳婆不慌不忙,“郭夫人是头一胎,大多慢些,但无妨,我们渐渐儿来。”
“你要把事理细细解释给姜特使听,务必令其明白:从古至今,朝中女官屈指可数,皆因君父宽宏圣明,才破格任用她。”励王叮咛道。
邹贵一溜小跑,向熟谙的门房表白来意,衙役热忱弥漫,颠颠儿给主仆仨带路,“郭公子,请,您请。”
窦勇板着脸,“本将军从未劝你走。”
“实在半天并不算长。”县令夫人何氏,特地赶来,劝说:“午餐热好了,二位先去用饭吧?”
“圣旨?”郭弘磊错愕一怔,蓦地严峻。他曾经历过父亲除爵与查抄产业, 很有“一朝被蛇咬”之感, 乍闻“接圣旨”, 刹时浑身防备。
“郭夫人也得了官职,应当叫‘三喜临门’才对吧?”
“竟然还没生出来?”郭弘哲忧心如焚,白日只胡乱吃了一顿饭。他负担兄长嘱托,唯恐嫂子出事,抱着脑袋踱步,烦躁问:“为甚么这么慢?未免太慢了吧?究竟为甚么?”
潘奎愣了愣,旋即一笑,“你小子又想乞假,对不对?”
姜玉姝摇点头,“粥很好,只是我不饿。”
“如何样?”何氏止步于榻前三尺。
现在,姜玉姝煎熬一整天,痛得面前发黑,几近昏迷,蓦地一竭尽尽力,精疲力倦,认识恍惚时,终究闻声了婴儿哭泣声——
“您曲解了。”郭弘磊叹了口气,“我不是来劝止的,而是也有事求见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