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上奏请旨[第1页/共3页]
九皇子有气有力,“我哪一次敢迟呢?父皇号令我们督战并巡边,我若怠忽,丢的但是皇家的脸。”
“唉哟。”
九皇子坐直了,提示道:“但郭弘磊百口都是流犯啊。按律,放逐的犯人,杀敌卫国事分所该当,无资格受封赏。”
“公子他们安然吗?”
励王沉着答:“臣下做不了主,得看父皇的意义。我上一份奏折,加急送往都城,静候旨意吧。”
郭弘磊伤势未愈,且不能私行出城,无可何如,干焦心。
“公子来信啦?写的甚么?”翠梅拉着小桃,飞奔进堂屋,心急火燎,催促问:“周管事,快拆开看看,信上写的甚么?”
“凭您的本领,明显还能杀敌二十年!”
郭弘磊摇点头,坦白表示:“之前没受伤时,我们一样不是您的敌手。输很多了,心折口服。”
小吏躬身, 拱手禀告:“启禀殿下,卑职带人刺探暗访十天, 经查, 赫钦去岁春季粮食歉收, 共收成土豆一千五百万余斤, 现储存于县仓,此事失实。郭姜氏自放逐西苍以来,即被分拨至月湖镇刘村屯田,侍弄农桑有道,一力教诲乡民栽种新粮,深得本地官民佩服,此事亦失实。”
“奎哥好技艺!”
“喝――”潘奎脱手,虎虎生威。他被滚油烫瞎一只眼睛,半边脸疤痕密布,但并未伤筋动骨,技艺高强,三两下便礼服敌手。
十几个熟悉的人同住一屋养伤,熟稔和谐,日夜闲谈解闷。
潘奎平躺,以免压着被滚油烫伤的脸部,安抚道:“忍忍吧,外头正忙着打扫疆场,估计过几天,才有空补葺门窗。至于炭盆,就别做梦了,庸州被敌兵洗劫一空,满城除了西北风,要甚么缺甚么。”
“那,郭弘磊会获得封赏吗?”
励王瞥了一眼,“安息去吧,你熬不惯。”
彭长荣也叹了口气,“小翠儿她们在家里,必定等急了,说不定觉得我们出事了。”
励王缓缓道:“泱泱大乾,人才济济,官方能人异士颇多,此中不乏奇女子。姜氏擅务农桑,恰照及时雨,解了西边比年粮食歉收的燃眉之急。”
风雪阻路,送信的人从庸州城解缆,直到元宵,才把安然信送到了各处。
曹达大咧咧,欣喜道:“急甚么?等伤愈了,本身回家报安然呗,吓家人一跳,嘿嘿嘿。”
翠梅心头大石落地,一把抱住小桃,哽咽笑说:“哎呀,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传闻,此次死了很多人……幸亏他们都活着。”
“潘大人,能不能收我为徒?”
众亲信幕僚纷繁点头,正色说:“西苍比年歉收,不断奏请朝廷施助哀鸿,庸州才刚光复,更是百废待兴。西边缺粮的困难,已令朝廷头疼多年了。”
“别的,姜苁膏与番薯,确为郭姜氏所发明,并非弄虚作假、谎报冒功。”
“郭弘磊,立即去前堂接旨!”
“确切希奇!”九皇子捧着热茶,赞叹:“据查,姜侍郎的令媛自幼酷好侍弄花草,成果,她随夫家放逐西苍,侍弄起农桑来,竟然这般出类拔萃?实在令人惊奇。”
设戍守城、搜剿城内残敌、追剿城外残敌、探查崩溃残敌去处、打扫疆场、安葬英烈并抚恤其家眷、救治伤兵、犒劳将士并论功行赏……林林总总, 无一不火急。
正月初八, 夜里风雪交集,寒意砭骨。
励王头也不抬,“既然是军中常例,又在战前发了话,众所周知,岂能不封赏?大获全胜,理应且必须犒赏将士,不然就寒了将士的心了,有损朝廷严肃。”
励王点了点头。
周延清了清嗓子,笑容满面,催促道:“我们是放心了,可夫人和三公子在县里,那边还担着心呢。邹贵、胡纲,立即清算清算,跟我去一趟镇上,托人把信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