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中国哲学简史》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34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1)[第3页/共3页]

这个假说,另有究竟能够增加它的力量。这就是,孟子和董仲舒都觉得《春秋》是孔子所作,都特别正视《春秋》。孟子说:“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滕文公下》)孟子的说法是,孔子作《春秋》,是做天子所做的事。从这个说法,很轻易得出董仲舒的说法,说是孔子果然受天命为天子。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至前87年在位)停止了这一番新的尝试,他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

若把董仲舒当作与孟子一派有必然的联络,那么,上述的荀子对子思、孟子的非议就更加成心义了。因为董仲舒观点的原型如果真的出于孟子一派,则董仲舒是孟子一派的新生长,按照董仲舒来判定孟子,则孟子也的确能够说是“僻违”而“幽隐”了。

但是不久今后,儒家中具有实际主义和理性主义脑筋的人,针对这些关于孔子和儒学的“非常可怪之论”,提出了抗议。他们以为,孔子既不是神,也不是王,只是一个贤人。孔子既没有预知有汉,更没有为任何朝代制法。他不过担当了畴昔巨大传统的文明遗产,使之具有新的精力,传之万世罢了。

武帝采取了这个建议,正式宣布儒学为国度官方学说,《六经》在此中占统治职位,当然,儒家要稳固这个新获得的职位,需求用相称时候从其他对峙的各家中择取很多思惟,从而使儒学变得与先秦儒学很不不异。前一章我们已经讲到,这个折中异化的过程是如何停止的。并且自从武帝今后,当局老是使儒家比别家有更好的机遇来阐发他们的学说。

同一思惟

在纬书中,孔子的职位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比方,有一篇春秋纬,名叫“汉含孳”,它写道:“孔子曰:丘览史记,援引古图,推集天变,为汉帝制法。”另一篇春秋纬,名叫“演孔图”,说孔子是黑帝的儿子,还列举了孔子平生的很多古迹。这都是怪诞的假造。这些纬书把孔子说成超人,说成神,能预知将来。这些说法若真正统治了中国,孔子的职位就近似耶稣的职位,儒家就成了隧道的宗教了。

董仲舒所说的大一统原则,也在《春秋公羊传》中会商过。《春秋》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的解释中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据董仲舒和公羊学派说,这个大一统,就是孔子作《春秋》时为他的抱负中的新朝代制定的纲领之一。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