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3章 双凤奇缘(23)[第2页/共5页]

非止一日,已到雁门关,王龙命部下军士向前叫关,说和番王传授回朝,快快开关。关上守城军士传闻,不敢怠慢,忙报知李元帅,元帅赶紧出关驱逐。王龙恐番兵进关不便,先在关外打发番兵回番,只带本技艺下从人跟从,进关上马,与李广见礼,分宾主坐定。元帅道:“殿元公十余年为国驰驱,可谓勤于王事了,但不知娘娘在番,目下如何了?”王龙见问,不觉两泪交换,便把娘娘为汉王守节,投河身故的话细细说了一遍,李元帅也非常感喟。王龙又道:“令侄李陵,不降番邦,尽忠而死。现在立庙立碑,以受千载卷烟。苏老丞相,已开释回朝。番王倒是个贤主,只可惜部下一班臣子,皆非保国良臣。”李元帅传闻,叮咛摆酒,代殿元公洗尘。二人坐下喝酒,只不过说的番邦言语,吃得尽欢而散,将王龙送至书院安息,过了一宵。

王龙还在那边痛哭,倒是番王相劝,叫声:“天使,人死不能复活,都是孤王福分太浅,费了很多心机,不能与昭君婚配结婚,到本日玉暗香沉,连尸首也打捞不着,美性命也好苦呀!”王龙口称:“狼主为了娘娘,赋税不知用了多少,兵将不知折了多少,心机不知费了多少,工夫不知等了多少,谁知娘娘这般烈性,狼首要算劳而无功了。”这几句话是王龙暗讥番王的言语,番王非不明白,现在敢怒而不敢言。即叮咛摆驾回朝,就传旨礼部,延请僧道,分在两处寺院,直立幡柱,各做道场,七七四十九日,追荐节女昭君。满朝文武,宫中嫔妃都来上祭。番王诚恳斋戒,沐浴焚香,致祭昭君。但见两处寺院,鼓钹频敲,卷烟环绕,看的人男男女女、老长幼少,人隐士海,好不非常热烈,这话不表。

自是芳名标万古,心同松柏一时香。

§§§第六十三回昭君魂怨践约事

历尽关山刻苦辛,惨伤一命不悠长。

§§§第六十四回百鸟护尸收仙衣

§§§第六十二回传授哭祭白洋口

汉王闻声此话,便不觉满面通红,叫声:“卿家,实是孤王失期于昭君。那日果有一只孤雁飞来,落于殿廷,左边带的是昭君手札,寄予孤王的;右边是卿家的手札,寄予故乡的。孤本当欲写回书,又怕添昭君一番愁苦,是以孤王一总留下未曾回书,此乃孤之罪也。”王龙道:“我主不写回书,倒也罢了,只不幸娘娘在雁门关眼巴巴地盼望这回书,足有一月,不见到来,眼泪不知出了多少,又被关外番兵非常催促起家,当时娘娘好不焦闷人也!没何如出了雁门,转头不住望着南边,哭哭啼啼,一起长行,非止一日,到了北方,逼要番王三件大事,方肯进城:一要税簿,二要宝珍,三要降书降表。番王一一依从,已曾差官送到中国,不知我主可收下么?”汉霸道:“已经收到,但不知娘娘进了番城,今后便如何样了?”王龙道:“娘娘到了番宫,第一夜召臣进宫,劝番王喝酒,是臣用计,下了迷昏药,把番王吃得七孔流血,不能结婚。第二夜番王旧病复作,又是臣用计,教番王杀了毛贼,以报前仇。第三夜番王酣醉,硬想娘娘结婚,娘娘又仗着九姑仙娘赐的仙衣,穿在身上,番王用手扯着衣裳,如十几根银针刺在指上,鲜血淋淋,吓得番王不敢近身。到厥后,娘娘又推说番王有病,曾许下白洋河愿心,要搭浮桥,只比及十六年后,方能胜利,不幸娘娘一心只为我主,守此冰霜节操,任番王各式依从,娘娘俱是付之流水。那日到烧香日期,到了浮桥上面,不幸娘娘那一种苦楚,真令人痛杀。番王只认烧香是为本身还愿,哪知娘娘是要全她的节操,一旦投河而死,好笑番王,一十六年,如在梦中。外有娘娘手札三封,叮嘱臣带回,呈上我主。”说着,将书呈上。汉王且不看书,叫声:“卿家,孤方才登殿,有一异事,实骇听闻。”王龙便问:“是甚么事情?”未知汉王怎生说出,且听下回分化。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