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第1页/共4页]
数百里内,岸上绝无火食;惟闻猿声日夜不竭。是以有个俗谚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断客肠。
在路非止一日,回到东都,见了老婆,好生惭赧,整天只在书房里发奋攻书。每想起落第的风景,便凄然泪下。那白氏不时安慰道:“大丈夫功名终有际会,何必颓折如此。”遐叔谢道:“多感娘子厚意,屡相欣喜。只是家贫如洗,衣食无聊。即使巴得今后亨通,难救目前愁困,如之何如?”白氏道:“俗谚有云:‘十访九空,也好省穷。’我想公公三十年宦游,岂无几个弟子故旧在要路的?你何不趁此闲时,一去访求?倘或得他帮助,则三年朗读之费有所赖矣。”
时价贞元十五年,朝廷开科取士,传下黄榜,期于三月间诸进士都赴京师殿试。遐叔别了白氏,前去长安,自谓文才,必魁春榜。那知贡举的官,是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郑余庆,本取遐叔卷子第一。岂知策上说着:奉天之难,皆因奸臣卢杞窃弄朝权,导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与太尉朱得以激变心,劫夺府库。可见众君子共佐承平而不敷,一小人搅乱天下而不足。故交君用舍不成不慎。元来德宗天子心性最是猜忌,说他批评朝廷,讥讪时政,遂将头卷烧毁不录。那白氏两个族叔,一个叫做白居易,一个叫做白敏中,文才本在遐叔之下,却皆登了高科。单单只要遐叔一人落第,好生败兴,连夜清算行李东归。白居易、白敏中知得,齐来饯行,直送到十里长亭而别。遐叔途中愁闷,赋诗一首。诗云:童年挟策赴西秦,弱冠无成逐路人。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上京尘。
尝言道:新娶不如远归。夜间与浑家绸缪恩爱,自不必说。其妻叙及别后相思,因说每夜梦中如此如此。所言风景,与丈夫普通无二,公然有了三个月身孕。如果其夫先说的,内里另有可疑;倒是浑家先叙起的。可见梦魂相遇,又能交感成胎,只是相互精诚而至。现在说个闹梦故事,亦繇佳耦积思而然。恰是:梦中识想非全假,白日奔驰莫当真。
不题白氏归家。且说遐叔在路,晓行夜宿,整整的一个月,来到荆州空中。下了川船,今后一起都是下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如何叫做百丈?本来就是縴子。只那川船上的有些分歧:用着一寸多宽的毛竹电影,将生漆绞着麻丝接成的,约有一百多丈,为此川中人叫做百丈。在船头立个辘轳,将百丈盘于其上。岸上扯的人,只听船中打鼓为号。遐叔看了,方才记得杜子美有诗道:“百丈内江船。”又道:“打鼓发船那边郎。”却就是这件东西。又走了十余日,才是黄牛峡。那山形天生似头黄牛普通,三四十里外,便远远瞥见。这峡中的水更溜,孔殷不能勾到,是以上有个俗谚云:朝见黄牛,暮见黄牛;朝朝暮暮,黄牛仍旧。
话说大唐德宗天子贞元年间,有个进士覆姓独孤,双名遐叔,家住洛阳城东崇贤里中。自幼颖异,十岁便能作文。到十五岁上,经史精通,下笔数千言,不待思考。父亲独孤及官为司封之职。昔年存日,曾与遐叔聘下同年司农白行简女儿娟娟蜜斯为妻。那娟娟蜜斯,花容月貌,自不必说;刺绣描花,也是等闲之事。单喜他深通文墨,善赋能诗。若教去应理科,稳稳里是个状元。与遐叔恰是一双两好,相互你知我见,以是成了这头婚事。不料遐叔父母连丧,丈人丈母亦接踵弃世,功名得逞,家事日渐寥落,童仆也无半个保存,方才剩得几间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