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第1页/共3页]
偶尔叹道:“人游到底不如鱼剑如何借得这鱼鳞生在我身上,也好到处游去,岂不更快。”只见中间有个小鱼,却觑着少府道:“你要变鱼不难,何必假借。待我到河伯处,为你图之。”
且说薛少府当晚在庭中,与夫人相互劝酬,不觉坐到夜久更深,方才入寝。不道却感了些风露寒凉,遂成一病,浑身如炭火烧的普通,汗出如雨。垂垂三餐不进,精力减少,口里只说道:“我现在瞬息也捱不过了,你们何必留我在这里?不如放我去罢。”你想病人说出如许话头,明显不是好动静了。
萨少府出了南门,便向山中游去。来到一座山,叫做龙安山。山上有座亭子,乃是隋文帝封儿子杨秀做蜀王,建亭于此,名为避暑亭。前后摆布,皆茂林修竹,长有四周风来,全无一点日影。以是蜀王每到夏天,便带领来宾来此亭中避暑。公然好个清冷去处。少府当下瞥见,便觉心胸开爽。“若使我不出城,安知山中有这般境地?但是我在青城县做了很多时,尚且未曾到此。想那三位同僚,如何晓得?只合与他们知会,同携一尊,为避暑之宴。可惜有了胜地,少了胜友,终是一场欠事。”面远风景可儿,遂作诗一首。诗云:偷得浮生半日闲,危梯峭壁自跻攀。
那薛少府不但廉谨仁慈,爱民如子,就是待郡同僚,却也谦恭虚己,百凡从厚。本来这县中有一个县丞,一个主簿,两个县尉。那县丞姓邹名滂,也是进士出身,与薛少府恰是同大哥友。两个县尉,一个姓雷名济,一个姓裴名宽。这三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是以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暇,或谈诗,或弈棋,或在花前竹下,开樽小饮,彼来此往,非常款洽。
却说少府病到第七日,身上热极,便是瞬息也挨不过。一心考虑要寻个清冷去处消逝一消逝,或者这病另有好的日子。
薛少府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又向山中肯去。那山路上没有些树木隐蔽,怎比得亭子里这般风凉,以此越行越闷。垂垂行了十余里,远远瞥见一条大江。你道这江是甚么江?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过了茂州盛州空中,又导出这个江水来,叫做沱江。至今江岸上垂着大铁链,也不晓得有多少长,沉在江底,乃是大禹锁着应龙的去处。元来禹治江水,但遇水路不通,便差那应龙前去。随你几百里的高山巨石,只消他尾子一抖,顿时就分开做了两处,以是世称大禹叫个“神禹”。若不会差遣如许东西,焉能八年之间,大水底定?至今泗江水上,也有一条铁链,锁着水母。其形似弥猴普通。这沱江倒是应龙,皆因水功既成,锁着以镇后害。岂不是个圣迹?
夫人因见李八百去了,叹道:“这等驰名的医人,尚不肯下药,莫非另有别一个敢来下药?定然病势不救。唯有奄奄待死罢了。”只见热了七日七夜,越加越重。俄然一阵昏倒,闭了眼去,再叫也不醒了。夫人一边哭泣,一边教人禀知三位同僚,要办理后事。那同僚正来回候,得了这个凶信,无不泪下,急至衙中向尸哭了一回,然后与夫人相见。又安抚一番。因是初秋时候,气候还热,分头去备办衣衾棺椁。到第三日,诸色完整,该当殡殓入棺。当时夫人扶尸恸哭,感觉胸前公然有微微暖气,以此信着李八百道人的说话,还要停在床里。只见家人们都道:“向来死人胸前尽有三四日暖的,不是一死便冷。此何足据。当今七月天道,酷热未退。倘遇一声雷响,这尸首就顿时涨将起来,如何还停止棺去?”夫人道:“李道人元说胸前一日不冷,一日不成入棺。现在既是暖的,就做不信他,守到半月二十多日,怎忍便三日内带热的将他殓了?何况棺木已备,等我本身日夜守他,只待胸前一冷,就入棺去,也不为迟。天那。但愿李道人的说话灵验,守得我相公重醒返来,何但救了相公一命,却不连我救了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