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07章 安全的武官升职途径(1)[第2页/共3页]

明兰又问:“那他待皖地百姓如何?”

品兰也努力道:“是呀,是呀。”

盛维神采一松,略有些放心的看了李氏一眼。

明兰柳眉一挑,又问:“那梧二哥哥可晓得荆王在藩地行动如何?”长梧呆了呆:“甚么……意义?”明兰敏捷分化题目:“先说说他如何操演兵丁?”

长梧从坐位上站起,点头道:“说的是。我细心探听了,实在就三万人马。”

明兰又诘问道:“那北疆的兵变呢,都城出了多少人马?”长梧约莫估计了下,道:“我们行到鲁地时,我传闻,五军都督府府拨调了约莫三分之二的将士。”

长梧满肚子苦水,含混道:“爹娘有所不知,我们武官讲的就是繁华险中求,将士冒死哪有不冒险的!平乱虽凶恶,可比起北疆西凉那种苦寒之地,现在这阵仗已是最便宜的了。”

盛维不由踌躇了,承闰年代能在军中升官的大多是权爵后辈,像盛家如许在军中没甚么根底的,如此的确是大好机遇,且武官和文官不一样,文官做到七老八十背弯目炫,还能够老骥伏枥,可武官吃的是身材饭,若到六十岁还没能混上个都统,那就……

在坐的盛家人都听的两眼发指,李氏和文氏目瞪口呆,长松张大了嘴,盛维听的出神,赶紧摆摆手,道:“婶婶不必责备侄女,她问的好,我们这儿正一团浆糊呢;侄女和梧儿这么一问一答,我倒有些明白了。就是说,那荆王任人唯亲,剥削百姓,与将士也一定一心,这么说荆王谋逆一定得逞喽?明兰,你有话就问。”这话是对着盛老太太说的。

文臣靠嘴皮子和案头事情来熬资格,可他们武官最好的晋升路子是兵戈,上回的‘申辰之乱’就让多少像长梧一样非勋贵后辈出身的初级军官上了位。

盛维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知说甚么,他的目光从家人的脸上一一扫畴昔,李氏,长松,文氏,品兰……他们的面色或有猜疑,或有难堪,盛维目光一转,上首端坐的是盛老太太,一旁是明兰和小长栋。

这个长梧最清楚,立即答道:“皇上即位近一年来,批示使一级只调了两三个,不过同知把总都同一级的却换了很多,汲引了很多豪门后辈,我就是此中之一。上任后,我们连续接了很多条清算指令,不准吃空饷,不准懒惰操演甚么的。”

崇德元年十月,北疆羯奴五支反叛,集结草原鞑靼残部,兵锋直指京畿重地,嘉峪关总兵八百里加急奏本,五军都督府遂遣两路雄师赴援;同年十一月,仁宗第五子,皖藩荆王谋反,亲领府兵及谋逆卫所兵士十万,北上‘归正’。

明兰看着长梧一脸烦恼神采,内心悄悄替他补上想说的话:这荆王也太鄙陋了,要谋反也事前给个风声呀,若早晓得有建功立业的机遇,他就不会返来了;可现在……

长梧晓得明兰的意义,深叹一口气:“这十几年来,荆王每年回京几次,这一起上……唉,那几地的卫所和宗室藩王俱和他交好。”

盛维固然也但愿儿子加官进爵,但到底心疼儿子,也道:“你母亲说的是,人最要紧,何况……谁也不晓得……”品兰快口接上:“谁也不晓得哪边赢!”

明兰忍不住浅笑了:“那梧二哥哥还紧着要回京效力?”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