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安全的武官升职途径(1)[第1页/共3页]
盛维一拍桌子,怒喝道:“死丫头闭嘴!胡扯甚么!许你在这儿便是不当的了!”
明兰不成置否的弯了弯嘴角,再问:“那荆王平素行动厚薄如何?”长梧被一个接一个的题目绕晕了,只感觉这个小mm虽语气和顺,但句句问到关键。
品兰缩回脖子,不说话了。
李氏忙畴昔抚着长梧的肩,慈心苦劝:“梧儿呀,兵戈升官的机遇有的是,现在外头乱成一锅粥了,你千万别出去呀,你媳妇儿还怀着身子呢,你可不能有个好歹。”
文臣靠嘴皮子和案头事情来熬资格,可他们武官最好的晋升路子是兵戈,上回的‘申辰之乱’就让多少像长梧一样非勋贵后辈出身的初级军官上了位。
崇德元年十月,北疆羯奴五支反叛,集结草原鞑靼残部,兵锋直指京畿重地,嘉峪关总兵八百里加急奏本,五军都督府遂遣两路雄师赴援;同年十一月,仁宗第五子,皖藩荆王谋反,亲领府兵及谋逆卫所兵士十万,北上‘归正’。
自从几日前得知荆王反叛以后,长梧立即往金陵刺探动静,晓得中原要地一带已是兵荒马乱,长梧心急难耐的要返京效力,盛维和李氏吓的魂飞魄散,长松和文氏也一道劝止,还找了盛老太太来压阵,当然,品兰明兰和小长栋也浑水摸鱼的溜来了。
盛维朝盛老太太一拱手,恭敬道:“婶婶见多识广,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侄儿请婶婶指教。”盛老太太看了眼长梧,内心也踌躇着,摆摆手,缓缓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晓得军国大事;如果你兄弟和柏哥儿两个在,也许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坐在上首的盛老太太皱眉不悦,轻喝道:“明丫儿!如何说话的?一句赶一句的,这是你一个女人家问的么?”明兰也不回嘴,只诚恳的低头站了。
李氏结巴了,难堪的看着在坐的家人,最后冲着盛维大声道:“他爹,你倒是说话呀!”
“十万?”李氏大惊失容。
“……我记得太宗武天子安定‘九王之乱’后便明令严旨,我朝藩王自亲王起,府兵不得过三百,且无封土,无臣民,无吏权,处所都司要按制督察藩王行动,按期向京畿汇报景象。如何一忽儿工夫,荆王就弄出三万兵众来?”明兰走到长梧面前,疑问道。
盛老太太看了一遍屋内,俱是盛维自家人,遂朝明兰点了点头,明兰欲知的另有很多,便不客气的上前一步,对长梧又问道:“二哥哥离京时,京卫批示使司和五成兵马司是如何个景象?兵丁是否满员?东西是否常备?各个批示使可有变更?”
长梧晓得明兰的意义,深叹一口气:“这十几年来,荆王每年回京几次,这一起上……唉,那几地的卫所和宗室藩王俱和他交好。”
长梧从坐位上站起,点头道:“说的是。我细心探听了,实在就三万人马。”
长梧苦笑了下,答道:“妹子不知,那荆王虽惹先帝嫌恶,早早的解往外埠就藩,但先帝到底仁厚,且荆王生母嘉贵妃早逝,先帝不忍儿子在外刻苦,便对荆王在外的很多不肖行动宽大了些。这些年我在营卫里也常传闻荆王在皖西权势滔天,处所官吏不但不敢言语,还多有帮纵。”
在坐的盛家人都听的两眼发指,李氏和文氏目瞪口呆,长松张大了嘴,盛维听的出神,赶紧摆摆手,道:“婶婶不必责备侄女,她问的好,我们这儿正一团浆糊呢;侄女和梧儿这么一问一答,我倒有些明白了。就是说,那荆王任人唯亲,剥削百姓,与将士也一定一心,这么说荆王谋逆一定得逞喽?明兰,你有话就问。”这话是对着盛老太太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