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指点江山之杀边塞》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章:兵临城下[第3页/共7页]

“慕大人,好巧。”那人温文尔雅地收了羽扇。

“不管是否破敌,慕大人都必须回京!”秋惊寒斩钉截铁隧道。

说完,秋惊寒打了个呵欠,意兴阑珊地闭上了眸子假寐。她左边站着黑妞、慕致远、楚忠良,右边站着张远、崔昊、百里瞻等大将,身后是五十余位年青的将领,虎视眈眈地望着并州军。她话音刚落,身后响起了一阵雀跃的喝彩声,喝彩声以后是鼓声、弓箭离弦声、号令声。

“公子,那就任太史老贼如此放肆麽?贼喊捉贼,归正奴婢是咽不下这口气!”黑妞忿忿不平隧道。

秋惊寒抚掌而笑:“本公子原觉得子明身当世名流,号称有经世之才,两军阵前必有高论,未曾推测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庙堂之上,确有朽木为官;殿陛之间,亦不乏禽兽食禄,但是毕竟是屈指可数,子明以一言蔽之,未免冠冕堂皇。‘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的事理,老匹夫不懂,子明你学富五车也不懂麽?退而言之,倘若政通人和,马放南山,士大夫之族何来用武之地?至于陛下,少年天子,子明言之过早。子明只知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却不知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真可谓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北狄、丘兹、西戎来犯,太史谋不但不发兵讨伐,反而举兵造反,是为不忠;八十岁老母卧病在床而不侍疾,是为不孝;为一己之私图谋篡位,视千万男儿的生命如草芥,是为不仁;对凉州不宣而战,同室操戈,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何称有德之人?若如此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繁秉政,乃至社稷变成丘墟,百姓饱受涂炭之苦!子明之平生,本公子素有所知。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该当匡君辅国,兴国安邦,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过深重,六合不容!再者,公既自夸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知名之师?犯我燕北?”

一行人咬牙切齿,悻悻而归,直奔秋惊寒的院子。秋惊寒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言辞犹在慕致远的耳边回荡,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倒是那人摇摇欲坠的模样,手心的汗水,胸腔的隐痛,清楚地提示他有多严峻,有多悔怨,也许当时候本身再快一点就能替她挡下那一箭了。楚忠良两股战战,面色惨白地跟在慕致远身后。

“游长生!”

“秋将军巧舌如簧,令人大开眼界。久闻公子大名,本日有幸相会!即使公子说得有几分事理,但是北地烽火连缀,民不聊生,朝廷虽时有拨粮饷,但是层层剥削,到北地不过是杯水车薪。圣上脆弱无能,朝廷赃官当道,歌舞升平;江南官官相护,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反观我主,万姓倾慕,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天然之理。”太史亮出言道,“公子身居一方之尊,蓄不世之材,何乃要逆天理,背情面而行事?岂不闻前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并州带甲数十万,良将千员。你若背叛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一首没有下阕的《沁园春》,如同这被围困的凉州般,不晓得下文该如何。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