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两虎相争,坐收其利[第1页/共2页]
先是降顺,继而归正搀扶明宗室,再以后降清,最后因为不满清朝给出的报酬,又反清......
北京对于大明的首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够光复神京,天下人都会欢乐鼓励以为摈除鞑虏指日可待。
汗青穿越小说中的配角除了外带金手指的,也根基是依托接收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余部与满清周旋。
毕竟山东毗邻的是河南,另有计谋缓冲。而山西能够直接威胁到畿辅,威胁性完整分歧。
朱慈烺非常谨慎的问道。
曹魏实际上一开端也是推行先灭吴再灭蜀的战略。只不过晋代魏后,才窜改了战略,改成先伐蜀再灭吴。当然,这是因为钟会的建议以及一再伐吴无果后做出的计谋调剂。
这一番阐发鞭辟入里,朱慈烺听的几次点头。
朱慈烺当然晓得汗青上姜瓖降清导致大同刹时易帜。可题目是满清不晓得啊。
文安之点了点关中的位置道:“李闯据关中,山西,直接威胁京畿。东虏必将视其为亲信大患。如果臣没有料错的话,过不了多久东虏便会对李闯大肆用兵。”
“启事无二,在于大同总兵姜瓖。”
文安之非常果断的说道:“此人脑后有反骨,必然降清!”
“陛下?”
朱慈烺越来越感兴趣了。他乃至感觉文安之赋闲在故乡这些年一向在学孔明韬光养晦。
文安之明显看出了朱慈烺所想,微浅笑道:“陛下当然不能与闯逆达成联盟,但能够坐收其利。”
“陛下,闯逆一向是想定都西安的,关中是他的根底啊。他能够不守山西,但不能不守关中。他能够撤离京师,但不成能撤离西安。”
朱慈烺皱了皱眉,沉默不语。
文安之有些发懵。
看来文安之不是穿越者啊。
文安之存眷的是计谋层面的东西,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
开初朱慈烺担忧因为德州大捷激发胡蝶效应,窜改多尔衮的计谋决策,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陛下请看,山西之险在大同。大同破,则全部山西北部会堕入敌手。如果东虏先取大同,便能够毫无顾忌的围攻太原。”
“朕不这么以为。”朱慈烺缓缓说道:“闯逆毕竟是流寇,对于根底一事并不非常看重。陕西固然是他的起家地,但粮食没法自给自足,地盘又多瘠薄,朕看不出他有甚么必守的来由。”
......
汗青上永历帝就曾经结合张献忠、李自成抗清,文安之也曾参与此中,主动调和各部干系,也一度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可惜功败垂成。
可题目是天下人都能这么做,唯独他朱慈烺不可。
朱慈烺面前一亮道:“怎讲?”
文安之微微点头道:“东虏势大,以两家之力合而击之方为上策。”
从汗青上来看,姜瓖确切是个几次无常的人。
见朱慈烺一副骇怪的模样,文安之感喟道:“陛下,姜瓖此人深受皇恩,领大同总兵要职。成果闯逆挥师山西,他毫不踌躇就投降了。连闯逆都看不起他,只叫他做个帮手。如许的人毫无品性可言,是典范的墙头草。闯逆强则侍闯逆,东虏强则侍东虏。如果有朝一日皇明北伐,他也必是第一个归正的。”
这个文安之不会也是一个穿越者吧?不然的话他为甚么会如此必定姜瓖会降清?
并且汗青上普通都是老迈先灭老二再灭老三,很少有先灭老三再灭老二的。
“此话怎讲?”朱慈烺有些懵了。李自成丢掉山西和大明坐收其利之间有何干联?
“铁俺公为何以为东虏会先打大同,大同是雄关,一定那么好打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