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第2页/共2页]
唉,之前他常常感觉带领一只义兵太难,现在才发觉做天子更难。
只要刘宗敏不做出甚么特别的事情,他也不会主动发难。
这名懦夫叫周道宁,身上带有当明天子的圣旨。
“那鞑子那边呢?传闻山西沿线他们囤积了很多甲兵。”
他并没有一丝一毫痛恨烈皇的意义,只盼着能够早日来到南京为朝廷尽一份微薄之力。
......
......
高桂英现在固然贵为皇后,但仍改不了和李自成商讨军情的风俗。李自成也不以为这有甚么不当,毕竟这么多年过来了他和高桂英知无不言。大顺朝方才建立,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端方。
高一功则是高桂英的亲弟弟,非常勇猛善战,深得李自成的信赖。
(第二更,求保举票!感激书友柔之虎的500币打赏,感激书友顺水推粥,书友傲娇腹黑眼镜男,书友151214085622455,书友frzhj420的100币打赏。)
此中一块是以潼关为主的关中防区,另一条则是以榆林为主的陕北防区。
李自成替高桂英拢了拢鬓角的发丝,眼神变得刚毅非常。
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大顺天子,即便刘宗敏再不平也不会公开仗并。
“陛下,非论如何臣妾都会跟着陛下的。”
谁曾想东虏却死皮赖脸的留在神京,任命官员,招降畿辅。
李自成筹算过段时候找个机遇和刘宗敏好好聊聊,如果能够冰释前嫌天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让如许的将领统兵前去声援白旺,李自成才气睡得结壮。
不知为何高桂英俄然冒出这句话,全部身子靠在李自成宽广的胸膛上。
就当文安之为烈皇恸哭之时,东虏入关,赶跑了李自成进驻北京。
自打崇祯年间以国子监祭酒职致仕,文安之便返回了夷陵故乡。
那是真逼真切的磨难之情,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
......
文安之和天下人一样对此感到气愤。他一度想要在故乡夷陵构造乡兵勤王。便在这时有一名懦夫找到了他。
马车俄然停了下来。文安之翻开车帘,看到的是南都城巍峨的城墙。
“桂英你放心,额包管赶跑鞑子,叫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山西是陕西的樊篱,额在那边留下了重兵,鞑子便是要打也得衡量衡量。”李自成固然嘴上这么说,但内心明显不如何有底,搂着高桂英道:“实在不可我便派芳亮去压阵。”
刘芳亮也是当初商洛十八骑之一。和其他义兵将领分歧,刘芳亮领兵气势非常慎重,但真打起来又很凶悍,是李自成麾下亲信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