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第1页/共2页]
但他一向不信高桂英就这么死了,一面在商洛运营生长,一面派人四周探听高桂英等人的下落,终究二人终究团聚。
不过李自成明显有本身的筹算。
大伙儿都傻了眼,军中到处都是“鞑子来了,快逃命啊!”的声音,就连刘宗敏和李自成如许久经战阵的统帅都有些发懵。
当初山海关一片石,顺军和吴三桂的关宁军血战,眼瞅着吴三桂就要支撑不住,顺军破关期近。这时候鞑子俄然冒了出来,杀了顺军一个措手不及。
刘芳亮也是当初商洛十八骑之一。和其他义兵将领分歧,刘芳亮领兵气势非常慎重,但真打起来又很凶悍,是李自成麾下亲信大将。
高桂英见李自成满面笑容,不由得有些心疼。她的素手悄悄在丈夫有些粗糙的脸颊上抚过,眼神当中尽是温情。
李自成要防备的就是刘宗敏拉出一只军队单干,就像当年郝摇旗做的那样。
自打崇祯年间以国子监祭酒职致仕,文安之便返回了夷陵故乡。
(第二更,求保举票!感激书友柔之虎的500币打赏,感激书友顺水推粥,书友傲娇腹黑眼镜男,书友151214085622455,书友frzhj420的100币打赏。)
唉,之前他常常感觉带领一只义兵太难,现在才发觉做天子更难。
要想确保陕西的绝对节制权,这两块防区都不能呈现任何的题目。
“陛下,非论如何臣妾都会跟着陛下的。”
......
那是真逼真切的磨难之情,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李自成替高桂英拢了拢鬓角的发丝,眼神变得刚毅非常。
“陛下如果不放心,要不要把一功,虎子他们调返来?”
高桂英现在固然贵为皇后,但仍改不了和李自成商讨军情的风俗。李自成也不以为这有甚么不当,毕竟这么多年过来了他和高桂英知无不言。大顺朝方才建立,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端方。
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他与高桂英之间的感情绝非常人能够设想。
南都,他终究到了南都!
就当文安之为烈皇恸哭之时,东虏入关,赶跑了李自成进驻北京。
刘宗敏也不可。
这一待便是十年。十年间烈皇没有征召过他,文安之也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起复的但愿,干脆寄情于山川之间,聊以自娱。
天下人都觉得东虏只不过是吴三桂请来的援兵,赶走李自成绩会主动退出关去。
......
十年了,十年畴昔了朝廷终究想起他了。
厥后潼关之战闯军大败给官军,他也和老营走散,高桂英等亲眷不知所踪,洪承畴、孙传庭派人四周搜山,想要捉到李自成献俘虏北京。李自成身边一度只剩下十八骑,不得不冬眠商洛山中。
“山西是陕西的樊篱,额在那边留下了重兵,鞑子便是要打也得衡量衡量。”李自成固然嘴上这么说,但内心明显不如何有底,搂着高桂英道:“实在不可我便派芳亮去压阵。”
李自成咳嗽了一声道:“那如何行?榆林那快还希冀着虎子和一功守着呢。关中有额坐镇,捷轩不敢如何样的。”
当然,李自成也不会对刘宗敏如何样,起码眼下不会。
文安之当即跪倒在地冲南京方向三叩九拜,恭敬接旨。
东虏是想图谋神州啊!
高一功则是高桂英的亲弟弟,非常勇猛善战,深得李自成的信赖。
未曾想甲申国变,闯逆攻破京师,天子自缢就义,天下情势大变。
至于袁宗第他就放心多了。这位老兄弟固然也是当年商洛十八骑出身,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放肆放肆,属于老好人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