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镇墓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千里送棺椁[第2页/共3页]

“乾陵!”

老爹上马,抓着马车轮毂,躺在这副梓木棺材里的少年,恰是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孙子。

“小孙子来给爷爷奶奶上坟了!”

为首的二十八九岁,右脸有道蜈蚣般刀疤,缠着西北头巾,大女人小媳妇看到这张脸,先感觉可骇又感觉可惜,如果没这道疤,必是个漂亮诱人的男人;第二个是老者,留着两撇黑中杂白的胡子,骑在烈马背上毫不吃力;第三个如一座铁塔,年纪悄悄,身胚却横着长,压得胯下骏马辛苦;最后一名,倒是女人,骑着乌黑的牝马,面貌甚为姣美,让民气生垂怜,一袭土布袍子,夏季里汗水淋漓。

四匹马背后,是八匹马拉的马车,抬着一口巨大棺材,严严实实地覆盖油纸布,防备雨水淋到寿材。沿途路过很多个村寨,白叟们恋慕地看着这口大棺材,如果本身身后能装在里头就好了,还能保佑子孙安然。有人猜想这是哪个达官朱紫,不是军阀就是国集会员。

阿幽听得竟有些害臊,远观乾陵的三座山岳,竟似一个仰天而卧的贵妇人。

分歧于给丈夫建立的七节石碑,武则天送给本身一块完整的巨石,高若悬天,重达百吨……唐朝没有起重机,这类大石,只能来自几百里外的秦岭深处。石料开凿已如蜀道难于登天,颠末石工简朴加工,再要运下峻峭的山谷,穿过白鹿原之类黄土塬,再渡渭水,山川颠簸,该要破钞多少人力畜力?又将捐躯多少生命?

同一时候,三千千米以外,隔着列岛、东海、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唐朝小皇子的棺椁,正在度过秦晋间的黄河。

“唐高宗死于东都洛阳,武则天调集两大风海军——袁天罡、李淳风,要求寻觅一块万年吉壌。两人用分歧的占星风水之术,竟找到同一条龙脉,同一处金井。袁天罡埋下一枚铜钱,李淳风插下一枚铁钉。武则天号令挖开龙穴,发明李淳风的铁钉,刚好扎入袁天罡的铜钱方孔,这是乾陵点穴的传说。你看这双峰上的阕楼,如同乳房上的乳头,武则天特地为之,强化‘女主守宫’之穴。”

阿幽走到断头的六十一蕃臣像前,虔诚保护的军人,意味大唐国威远播外洋,臣服无数藩邦小国。

“此乃六十一蕃臣像。”

“而挖开乾陵的钥匙——”刺客阿海悄悄拍了拍马车上的唐朝棺椁,“就是它!”

她仿佛触摸到了一个巨大女人的体温。

无字碑首刻了八条螭龙,动静适宜,鳞甲光鲜,错落有致缠绕。石碑两侧有升龙线刻,阳光下龙腾若翔。碑座阳面,线刻狮马相斗图,屈蹄昂首之马,举头威武之狮——狮与马,也是欧洲常用的族徽。

“对不起,仆人!”阿海拧着右脸颊上的刀疤,“既然,我们已获得了小皇子的棺椁,不如试着翻开乾陵?”

包了一艘渡船,颠簸在惊涛骇浪间。阿幽听梢公唱起陕北信天游,小皇子的棺椁有惊无险地度过黄河,终究来到陕西地界。

刺客老爹纵马而来:“乾陵造于梁山,共有三峰,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就葬在最高的北峰下。南面双峰较低,东西对峙,中为司马道,形似乳峰。”

乾陵司马道两边,北靠土阙,南依翁仲,有两尊石碑。西面名为述圣纪碑,武则天为丈夫高宗李治歌功颂德之碑,女皇亲身撰写五千余字碑文。顶、身、座共七节,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黑漆碑面,字填金粉。

车队载着唐朝棺椁一起往南。路子桥山黄帝陵,穿越子午岭上的秦始皇直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