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千里送棺椁[第1页/共3页]
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碑功成也是万骨枯!
“唐高宗死于东都洛阳,武则天调集两大风海军——袁天罡、李淳风,要求寻觅一块万年吉壌。两人用分歧的占星风水之术,竟找到同一条龙脉,同一处金井。袁天罡埋下一枚铜钱,李淳风插下一枚铁钉。武则天号令挖开龙穴,发明李淳风的铁钉,刚好扎入袁天罡的铜钱方孔,这是乾陵点穴的传说。你看这双峰上的阕楼,如同乳房上的乳头,武则天特地为之,强化‘女主守宫’之穴。”
“庇护小皇子!”
老爹俄然发声:“关中十八唐帝陵,唯独乾陵没被盗墓。因这墓穴之下,藏有镇墓天子。”
顾名思义,无字碑,不着一字。
为首的二十八九岁,右脸有道蜈蚣般刀疤,缠着西北头巾,大女人小媳妇看到这张脸,先感觉可骇又感觉可惜,如果没这道疤,必是个漂亮诱人的男人;第二个是老者,留着两撇黑中杂白的胡子,骑在烈马背上毫不吃力;第三个如一座铁塔,年纪悄悄,身胚却横着长,压得胯下骏马辛苦;最后一名,倒是女人,骑着乌黑的牝马,面貌甚为姣美,让民气生垂怜,一袭土布袍子,夏季里汗水淋漓。
爷爷李治、奶奶武则天、小孙子李隆麒……
阿海、老爹、脱欢……尽是天下一等一的刺客。
“不得触碰棺椁!”
冰雹并未停止,仿佛云端里藏着一架轰炸机,不竭投放致命的炸弹,在无字碑与六十一尊无头石像上砸得砰砰作响!眼看就要把四个刺客连同十二匹马一起砸死了……18646
“乾陵!”
骄阳下,西风卷着漫天遍野的黄沙,九曲黄河九十九道弯,唯独这一道弯最为险要,深切着童山濯濯的河谷。
车队打头,四匹口外的骏马,载着四个衣袂飘飘的骑士。
她仿佛触摸到了一个巨大女人的体温。
阿幽听得竟有些害臊,远观乾陵的三座山岳,竟似一个仰天而卧的贵妇人。
阿海指着郊野中凸起的两座山岳,远看如同女人饱满的乳房,故而俗称奶头山。
固然隔着两层防水的油纸布,阿幽皱起娥眉,大声怒斥阿海。
此言一出,刺客们神采惶恐,老爹已面如死灰,阿幽几近在无字碑前跌倒。
脱欢冲下荒无火食的唐朝皇陵,来到朱雀门外神道两侧,看到几十尊高大的石人雕像,穿戴打扮都是西域胡人。石像都没脑袋,仿佛被齐刷刷斩断,只留半个脖子或肩膀。陵墓前镇守的无头骑士,让一样来自草原的骑士脱欢倍感心慌。
老爹上马,抓着马车轮毂,躺在这副梓木棺材里的少年,恰是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孙子。
十六岁的阿幽是他们的仆人。
“小孙子来给爷爷奶奶上坟了!”
到底是功过留待先人评说?还是武则天自发功德赫赫,已非任何笔墨所能言尽?
同一时候,三千千米以外,隔着列岛、东海、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唐朝小皇子的棺椁,正在度过秦晋间的黄河。
翻开乾陵?
车队载着唐朝棺椁一起往南。路子桥山黄帝陵,穿越子午岭上的秦始皇直道,垂垂下到关中平原,乾县已遥遥在望。
乾陵司马道两边,北靠土阙,南依翁仲,有两尊石碑。西面名为述圣纪碑,武则天为丈夫高宗李治歌功颂德之碑,女皇亲身撰写五千余字碑文。顶、身、座共七节,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黑漆碑面,字填金粉。
刺客们的仆人,阿幽大声叫唤,脱欢也跳上马车,取出层层叠叠的蓑衣斗笠,铺在两层油纸布包裹的棺椁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