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页/共3页]
蒋溪竹自李承祚继位起便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养心殿是常来常往,但是本日,年青的丞相站在养心殿外,踌躇了一下,向张公公微微一笑:“劳烦公公向陛下传禀一声。”
但凡是个天子,先不说他英不贤明,那股子倔驴一样的气质老是一脉相承的,详细表示出来,就是果断不肯受人摆布。
蒋溪竹点点头,等在原地,不一会儿,内宫就传来了通传之声。
先帝这才后知后觉地传闻太子早就在都城远扬的“盛名”,毫无前兆的发作了雷霆之怒。
他也很忙,忙着游手好闲――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是京中败家子儿中的俊彦,让人戳着脊梁骨嫌弃之不学无术。
彼年先帝起火以后,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暮年多数时候都在和病榻难舍难分,很多事情措置起来,都显得力不从心。
固然陪太子读书古往今来都不是甚么好差事,但是这也无毛病蒋公子一起读出了真才实学,更无毛病某些人将圣贤书都读进了狗肚子。
之前说了,李承祚是嫡非长,在先帝的儿子里排行第二,上面的皇宗子固然是庶出,但是母亲林贤妃的母家彼时正失势,也是都城望族。
蒋溪竹转头看去,只见明黄的帷帐后借着日光透来一个矗立苗条的人影,走路的姿式与京中纨绔那一摇三幌的顽主姿式倒是有天差地别,不显轻浮倒显厚重的沉稳,那是与生俱来的贵气与天潢贵胄的朝气。
到了李承祚这里,不苛待前面还要加一个“更”字,全然与养心殿那修身养性的意义背道而驰。
蒋溪竹被天子十万孔殷地招来面圣,却连李承祚的毛都没看到,环顾殿内一圈,只能和举头三尺那“中正仁和”的匾额相对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