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贞观闲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2页/共4页]

李世民的棺柩在泥泞地里彳亍而行,行至陵墓石门前,李治与群臣扶柩痛哭嚎啕,在和尚们的经文声中,棺柩被禁卫缓缓送入陵墓内,这位古今难见的巨大帝王与平生挚爱的老婆终究长眠于陵墓中,永久告别了人间。

说着常涂叹道:“不过,李县公才干超凡,若无出世之俗慧,恐亦难悠长,这也是常某的一句谏言。这些年朝臣们来来去去,飞黄腾达者,锒铛入狱者,乃至满门皆斩者,常某都见很多了,不免有些感慨。朝堂里仕进,凭的不是做事,而是做人,若做人做事皆有建立者,飞黄腾达自不在话下,李县公固然仕进多年,可一向与朝廷和陛下若即若离,说是高人隐士之脾气,却也不免令陛下不悦,自古君上无德,高士乃隐。但陛下常言己过,言称纵算不得圣君,起码不算昏君,李县公这般疏离于朝堂君上,明君知你脾气淡泊,不欲纷争,如果换个心量狭小的君王,焉知怎生看你?”

凌晨第一缕阳光晖映到太极殿的檐角上时,钟鼓楼清脆的钟声敲响,钟声节拍迟缓,悠婉转扬在全城回荡,长安城四品以上官员及各国使节近五百余人站在太极殿前的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堆积一处却鸦雀无声。

小兕子朝李治行了个蹲礼,识相地辞职了。

李素神情庞大地看着他,嘴唇张了张,却不知该说甚么。

常涂站在陵墓石门前,却先朝李素笑了笑。

没多久,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李素等朝臣鱼贯入殿,世人面朝李治跪下,正式地行了三拜之礼。

李治与晋阳公主捧首痛哭好久,兄妹二人泣诉丧父之痛,一个时候今后,天气已微亮,殿别传来寺人谨慎翼翼的请奏,称长孙无忌为首的文武百官求见。

李素沉吟半晌,缓缓道:“此生处世,我只凭本心,今后……亦如是。”

长孙无忌接着道:“臣受百官所托,另有一事请奏。”

李素老脸一红,这……算不算劈面打脸?

长孙无忌道:“臣等劝进,不但出于公心,臣等另有先皇崩逝之前留下的遗诏,遗诏里写得明显白白,先皇让殿下顿时即位,此举合周汉之礼,无违礼法,天下人不会说甚么。”

常涂笑着看了一眼中间欲言又止的李治,抬了抬手,止住李治的话头,望向李素道:“李县公年纪轻简便为大唐立过如此多的功劳,令天下人敬佩不已,但常某最佩服的倒是李县公的处世之道,如此年青便知‘盛极必衰’的事理,几番推委升迁,以懒惰之状示人以有害,用以自保避祸,更妙的是,合座君臣皆看出了你的用心,但是因为你的春秋而不欲与你计算,常常一笑而恕,这是李县公用心最妙的一着棋,勉强也算是阳谋吧……”

一个时候后,一场略显仓促的即位大典开端了。

凌晨细雨纷繁,位于醴泉县的昭陵外,朝臣们跪在泥泞的乡道旁,四十九位禁军壮汉抬着棺柩,朝昭陵盘跚而行,八百名和尚羽士盘坐于地,念诵往生经文,李治身着丧服,一手扶着李世民的棺柩,踉跄跟着步队走。

因为时正国丧,即位大典所用礼乐皆废,统统大典乐器设而不作,准鸣者独一钟鼓楼的钟鼓。没有喧哗的礼乐,李治的御辇踩着隆隆的钟鼓声缓缓而进,反而更平增了多少严肃压迫,百官无不畏敬佩服。

即位圣旨很短,二百来字念完,群臣三拜。

“殿下,请遵先皇遗诏!”

半晌以后,长孙无忌再次拜伏于地,大声道:“请太子殿下遵先皇遗诏,即天子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