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贞观闲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1页/共4页]

烦复的礼节过后,钟鼓声顿止,太极殿内一片沉寂。长孙无忌往前走了两步,面庞庄严地环顾群臣,扬声道:“臣长孙无忌,奉旨宣《即位大赦诏》,诸公咸闻,有司颁行。”

长孙无忌接着道:“臣受百官所托,另有一事请奏。”

李治拍了拍小兕子的肩,用力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沙哑着声音道:“宣见。”

石门内,却无半点覆信。

常涂笑完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李县公,今后呢?当你年纪渐长,懒惰慵惫这一招你能用到老么?要么,干脆辞去统统官爵,安放心心当你的大族翁,要么,改一改处世之道,竭尽尽力帮手君上,君臣共创一番轰轰烈烈留名青史千年的功业,不想仕进却心忧天下,自保避祸又忍不住木秀于林,李县公不感觉太矫情了么?到头来两面不奉迎,将来史官为你立个传记都不知如何定义你,平生都没法有个美满无憾的成果,如许的平生,李县公感觉成心义么?”

“殿下,请遵先皇遗诏!”

李素站在开启的陵墓石门外,定定谛视着这座沧桑古朴的巨门,门内一片乌黑,与内里构成截然分歧的两个天下,一扇门仿佛分开了阴阳两界。

凌晨细雨纷繁,位于醴泉县的昭陵外,朝臣们跪在泥泞的乡道旁,四十九位禁军壮汉抬着棺柩,朝昭陵盘跚而行,八百名和尚羽士盘坐于地,念诵往生经文,李治身着丧服,一手扶着李世民的棺柩,踉跄跟着步队走。

长孙无忌宣念遗诏过后,大殿内堕入久久沉寂。

话没说完,常涂摇了点头,打断道:“存亡跟随陛下,是我当年发过的宏誓,李县公莫再说了,污了我对陛下的虔诚之心。”

昭陵陵寝占地约三十万亩,功臣陪葬者数十,此中包含了名将秦琼,和驰名的谏臣魏征等,李世民活着时都曾下旨赐这些从龙功臣陪葬昭陵的殊荣。

昭陵的范围不算大,当初长孙皇后去世之前便曾有过叮咛,陵墓不成大兴土木,勿使劳民伤财,李世民确切做到了承诺。昭陵最后只是醴泉县九嵕山主峰下挖出的一个石窟,同时它也是古往今来第一座因山为陵的帝王陵墓,长孙皇后逝后,李世民只动用了少量的民夫工匠稍作补葺,贞观九年后,又陆连续续窜改扩建了几次,范围都不算大,以是昭陵至今看起来仍有些粗陋。

这句话说得很大声,前面肃立的朝臣们都听到了,闻言不由惊诧,统统人的目光刹时堆积在李素身上。

李治泪眼看着世人,脱口道:“我不能……”

李治跪坐在御辇上,头戴帝王金冠,金冠前十二根玉旒垂下,粉饰住他的面庞,令民气生畏敬,身上穿戴明黄龙袍,手上握着一只玉璧。跟着御辇缓缓前行,一股帝王威仪劈面而来。

“母舅请说。”

李素只好叹了口气,黯然不语。

昂首看了看天气,常涂神情闪过一抹壮烈悲怆之色,哈哈笑了几声,哂然拂了拂袖袍,道:“时候已至,我该出来陪陛下和皇后了,诸位,别矣!”

…………

李治和李素仍肃立于陵墓外,半晌,李素俄然面朝石门长揖到地,大声道:“常公所言,李子正记着了,你我来世论交,我欠你一壶忘年美酒,来世记得向我讨要。”

因为时正国丧,即位大典所用礼乐皆废,统统大典乐器设而不作,准鸣者独一钟鼓楼的钟鼓。没有喧哗的礼乐,李治的御辇踩着隆隆的钟鼓声缓缓而进,反而更平增了多少严肃压迫,百官无不畏敬佩服。

指了指灰沉的天空,李治俄然大声道:“你有多长的翅膀,我给你多大的云天!”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