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贞观俗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22章 恭听圣训[第2页/共4页]

“若非突厥大肆来犯,儿臣需求这个名号,儿臣也不敢来请父亲传位。但只要父亲尚在一日,儿臣便不敢在太极宫称制,太极宫乃父皇久居之地,也是父皇的内宅,请父亲放心居住太极宫,儿臣于东宫继位,梳理军政便可。”

若不是万不得已,实在李世民明天也不想来见李渊,他害怕见他,不晓得要如何面对父亲。

李渊看重大局,重视均衡,精于弃取。

当然,崔氏和崔敦礼也不是那种一味霸道之人,要不然秦琅也不会理睬他们。

“现在突厥大肆来犯,你要打,那便随你吧,朕便把这位子让给你,就如你说的,朕便做个见证者,拭目以待吧。”

秦琅只是呵呵一笑,贰内心没把崔氏当娘,也没把崔敦礼当舅,但崔氏是秦琼的续弦老婆,他现在既然已经分开了这个家,那就当个亲戚走,不想秦琼夹在中间难为。

“这一战早就要打了!”

坐在那聊了会话,秦琅便告别了,崔氏留他用饭,他只说另有公事要忙,崔氏便识相的没强留。

“魏征能说出这话我不希奇,此人善谏,嘴皮子短长,我先前调他去东宫,也是想让建成多听听他的劝谏,不过你说叔宝儿子也跟你说过这话,我倒有些不测了。昨日那小子来我这,献六弦琴献麻将,哄的我倒是挺高兴的,我本来觉得这小子只是个喜好玩乐的幸臣呢。”

“你不会有半晌的自在,你难有半分的放心,你要防备大唐周边的外族,你要防备你的宗室皇族,你要防备你的宰相将军,迟早有一天,你还不得不防备你的太子你的皇子们。”

这就在于他长于掌控机会,没有吃紧的扯旗造反,而是挑选了一个成熟的机会方才举旗起兵,并且他也没有如别的反王一样,以起兵之地为大本营,他没恪守太原,而是起兵以后敏捷集结力量一起打进关中去,以长安为大本营,然后争霸天下。

李渊摇了点头,“天子不在皇宫即位,于礼分歧,内里也会说三道四,胡乱猜想的,你既然要继位,便就在太极宫吧。”

太极宫。

不平气的道,“儿臣晓得父亲心中忧愁,也记得父亲曾经的教诲,父亲常说天下可顿时取,但却不成顿时治。父亲常说前朝天子杨广,大业之前南征北讨,立下过赫赫军功,即位后却穷兵黩武,讨流球征林邑平青海灭伊吾,再三征高句丽,终究社稷崩坏身故国灭。父亲所说的这些,儿臣服膺在心。”

崔氏冷静的谛视着这个躬身站在本身面前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李世民却执意要在东宫继位。

“朕确切看错了你,如何也料不到你小子竟然是个弑兄杀弟囚禁父亲之人。”

崔氏内心清楚,秦琅还是挺大气的,之前自家兄弟跟他起了些龃龉,年青人并没有如何记恨在心,如果普通宇量狭小之人,就算不借机整一整贬到他麾下的崔敦礼,只要不帮手,那也是个大费事,那里还会如现在一样,兄弟两次被秦琅派去劝降传诏都办砸了差事,成果秦琅不但把人救了,还在奏报太子的表章里给兄弟请功呢。

李渊摇了点头,“晓得我为何一向不肯立你为储吗?那是因为统兵兵戈,你或许比你大哥优良,可要说到治国理政,他在长安为太子九年,做的非常好,你差远了。”

李世民终究再次入宫。

说完,李渊摆手,让李世民退下,他言尽于此,已经没有甚么话可再跟他说了。

“阿舅王谢以后,前朝礼部尚书之孙,之前就已经是中书通事舍人了,本身才调才气都是不消提的,现在得遇名主,天然便会遭到重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