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恭听圣训[第1页/共4页]
李世民看到父亲眼里的那抹意味。
“魏征能说出这话我不希奇,此人善谏,嘴皮子短长,我先前调他去东宫,也是想让建成多听听他的劝谏,不过你说叔宝儿子也跟你说过这话,我倒有些不测了。昨日那小子来我这,献六弦琴献麻将,哄的我倒是挺高兴的,我本来觉得这小子只是个喜好玩乐的幸臣呢。”
坐在那聊了会话,秦琅便告别了,崔氏留他用饭,他只说另有公事要忙,崔氏便识相的没强留。
“你若执意如此,朕也随你,但愿你能做一个好天子,也但愿你将来能成为一个好父亲吧!”
辽东的人参,海东的貂皮,全浦的珍珠・・・・・・・
“我传闻梁师都勾搭颉利可汗再次入侵了?而你没有在边关反对防备,反而是纵他们深切关中,突厥的前锋都到了长安脚下?”
他躬身站立,“儿臣恭听圣训!”
李渊感喟一声,却并不想再跟儿子争了,“朕这两个月日夜忧思,想了很多,也想通了。就如叔宝家那小子说的一样,不管我承不承认,究竟都已经如此了。朕老了,也累了,朕若再你与在这里置气相争,也是于事无补了。”
“现在突厥大肆来犯,你要打,那便随你吧,朕便把这位子让给你,就如你说的,朕便做个见证者,拭目以待吧。”
“父亲就是不肯承认儿子的优良吗?为甚么到现在都还不肯承认呢?”
“朕确切看错了你,如何也料不到你小子竟然是个弑兄杀弟囚禁父亲之人。”
一味的打打杀杀,毫不是上策。
“你阿舅说了,他能升任这从五品的秘书丞,端赖了你的帮手。”
若没有六月初四之变,若他仍然还是这天下仆人,那他现在就毫不会跟颉利打这场仗,更不会放颉利深切长安,他会派兵谨防死守边疆,反对突厥雄师,就算边地会打上几场恶战,但也毫不能让颉利的雄师来到长安城下。
“实在如许的话,另有两小我也对儿臣说过。”
李渊哈哈大笑两声。
当然,崔氏和崔敦礼也不是那种一味霸道之人,要不然秦琅也不会理睬他们。
李渊看重大局,重视均衡,精于弃取。
这个本身曾经还担忧他会抢走儿子家业的庶出子,现在却已经顶天登时了。
“世人都觉得天子高高在上,可觉得所欲为,可只要坐在这位子上的人才气明白其高处不堪寒,天下人皆可肆意,可为君者却得不时候刻警戒防备,不时候刻遵守礼法,因为天子是天下人的表率,其一言一行均要传诸后代为历代子孙所效仿的。从这方面来讲,天子偶然连个浅显百姓都不如,而你,即将坐上这龙椅的大唐第二位天子,却已经开了一个极恶的头,我李唐就算不会如隋朝一样二世而亡,可此后又不晓得会有多少子孙效仿你弑兄屠弟乃至是弑父杀君夺位抢权。”
正如隋末之时,起兵最早的不是他李渊,曾经权势最强的也不是他李渊,但他李渊终究却坐了天下。
“你倒真是豪气干云啊,只不过你晓得朕现在听你说这些想到了谁吗?杨广,昏君杨广,当年杨广做晋王做太子时,比你现在强的多,他继位后,在征高句丽前,更是让天下人都误觉得这是个比杨坚更了得的巨大天子,当时乃至有人称他超秦皇迈汉武,可终究呢?”
他长长的叹了声气。
“朕当初过分柔嫩寡断,这才导致了玄武门的悲剧产生,如果当初朕能够狠下心来,就不会有这事了,待我百年以后,你大哥继位,他必定会是一名非常优良的帝王,能够让大唐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