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页/共4页]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不自是,故彰(zhāng);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致虚极,守静笃(dǔ)。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爱民治国,能有为乎?
五色令人目盲;
搏之不得,名曰微。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二十八章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四章
《老子德道经译注》在扩大浏览内里。 【此为正宗】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第六章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成开;
第二十二章
第六十五章
犹兮若畏四邻;
不自见,故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九章
知此二者亦稽(jī)式。
六亲反面,有孝慈;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保此道者不欲盈。
第十八章
玄门晓得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抵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涵养之道,更加玄门守1、心齐、坐忘、佩服、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玄门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阐扬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根据。
何谓宠辱若惊?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埏(shān)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又称《品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的《品德经》是中国汗青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的《品德经》也是道家哲学思惟的首要来源。老子的哲学思惟和由他创建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当代思惟文明的生长作出了首要进献,并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惟文明的生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惟史上有着首要的职位,老子的思惟影响了厥后全部中国哲学史的生长。《品德经》、《易经》和《论语》被以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惟巨著。
朴散则为器,贤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国度昏乱,有忠臣。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善言无瑕(xiá)谪(zhé);
视之不见,名曰夷;
荒兮,其未央哉!
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