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09. 穷得只剩下钱[第1页/共6页]

改名田处理了农夫的地盘题目。康熙五十一年又规定,滋长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牢固人丁税,康熙五十年,你们家有十口人,从康熙五十一年开端,你们家就交十口人的人丁税。到康熙六十年,你们家十八口人了,还交十口人的税。那我们家就剩七口人了如何办?再交十口人的不就亏了吗?

清朝接收了明朝滥封的经验,除了建国的八家“铁帽子王”以外,厥后只要雍正爷封怡亲王是铁帽子王,清末封恭王、醇王、庆王仨铁帽子王,一共就十二家王爷是不降爵的,世袭罔替。别的王爷都是逐级降落,你是亲王,你的儿子就是郡王,你孙子就是贝勒,曾孙就是贝子。亲王降到镇国公,郡王降到辅国公,到辅国公就不再往降落了,往来世袭就是世袭辅国公,辅国公跟王爷的级别可就差得太远了。你是王爷住在王府,等你不是王爷的时候,你得从王府搬出来,本身找地儿住去,四居室改筒子楼了。

老百姓能够吃饱,中国人丁也就翻着来了。清朝的时候,人地冲突就已经很凸起了。康熙即位之初,人均耕空中积是25亩,乾隆的时候就变成6亩了,道光的时候就变成3亩了,明天连1亩都没了。

明朝引进的玉米、番薯,在清朝不竭地推行。崇祯年间,玉米、番薯开端在中国莳植。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不会灭亡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夫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你吃我儿子,我吃你儿子,易子相食,换儿子吃。要不就吃观音土,吃土胀肚子,全胀死,老百姓只能造反。如果玉米、番薯来了,就没事儿了。这东西原产于拉丁美洲,那边主如果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还在亚洲的菲律宾有殖民地,而菲律宾有大量华侨。西班牙人把它带到菲律宾,菲律宾华侨把它带回到中国,最早开端在福建莳植,然后逐步向天下推行。福建处所多山,地狭人稠,耕空中积很少,就种这个。它的特性就是使瘠薄地盘获得操纵,粮食总产量大幅度进步。当时,水稻一亩地四五百斤,小麦二三百斤,玉米如何着也得六七百斤,番薯是万儿八千斤。就算不下雨,你也不消施肥,八千多斤;如果风调雨顺,再一施肥,一万多斤高高的。大粗白薯,你吃去吧!降血糖、降血脂,安康食品。甭管甚么样的地盘都能够种,不挑处所,产量还那么高,太合适我们中国了。大清两百多幼年有农夫叛逆,玉米、番薯居功至伟。

闭关锁国的意义是制止国人出海,限定外商来华。中国人绝对不答应出海,出海就是汉奸。你家亲戚从外洋给你寄封信来,完了,你有间谍怀疑。放在明天,特别欢畅,拿着到处显摆去。中国人出海了就是刁民,不准回籍,回籍就正法。外商来华以后只能去广州。洋人来中国最需求的产品就是茶叶,茶叶首要产在福建,如果从福建直接装船出海多费事啊。不可,人挑马驮,翻过五岭,来到广州,再从广州出海,那茶叶就烂了,本钱一下子就高上去了。厥后洋人在五口互市的时候弄了一个福州,就是想在那处所从速把茶叶运走,那多便宜啊。

人丁税不要了,国度对农夫的人身节制进一步败坏,埋没人丁征象减少了。本来藏着掖着不就是怕朝廷收税吗?隋朝4600万人,到唐朝一下变成1200万,相称多的人是藏起来了;汉朝也是如此,5300万人,到曹操的时候,剩700万,我的天!原枪弹也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好多是藏匿起来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