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04. “汉化”辅导班[第4页/共6页]

我们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带,老高的帽子,老长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既省电又洁净。少数民族则窄衣箭袖,又能引弓拉箭,又能挥锄耕耘,他们的衣服更公道,以是中原王朝就不竭地向他们学。

为甚么要迁到洛阳?孝文帝公布一道圣旨,说我国度“兴自北土”,国度从北方发源。“徙居平城”,迁到了山西。“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我们固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轨未一,没有书同文车同轨。“其间用武之地”,平城这个处所啊只合适兵戈,穷乡僻壤甚么都不产(明天晓得有煤,那会儿也不晓得,晓得了挖出来也不能吃)。北边挨着草原上崛起的一个强大的新民族柔然,这个民族太强大了,北魏打不过。柔然厥后被突厥打败,西迁到了欧洲,就是欧洲所说的阿瓦尔人,明天的保加利亚人能够就是柔然人的后代。“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这个处所要窜改咱鲜卑的旧俗太难了,平城这个处所鲜卑的旧权势太强大。如何办?咱迁都。往哪儿迁?“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肆,光宅中原。”朕为甚么要迁都,因为平城这个处所不好,“用武之地,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而“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肆,光宅中原”。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关。谁在那儿?长安地点,周秦汉唐十一朝故都。“河洛王里”,洛阳是王里,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经是第五个在洛阳定都的王朝了。洛阳是九朝古都,当然前面那几个就没有甚么太能提得起穿得上了,包含五代十国的后唐也在这儿定都。“若问古今荣枯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这个意义。以是“因兹大肆,光宅中原”,我要向当代汉民族的帝王那样去中原。他不以为本身是少数民族了,我也要占有中原,我是中国的正统,以是我要迁都。

第三,清算吏治,给官员俸禄。我们晓得,当代的战役跟你国度先进与否没有干系。跟甚么有关?一个是战役本钱,一个是战役欲望。战役本钱低敢打,战役欲望激烈能打败仗。

这个粉丝很大腕

大臣们反对,不可!平城这处所是祖宗定都之所。当年太武天子定都于此,你说姑息迁,祖宗同意吗?皇上一看,我要愣迁,就把这些大臣获咎了,并且很多大臣论辈分都是我叔叔、大爷。如何办?好吧,我们不迁都了。南伐刘宋,我们要兵戈。刘宋,南朝宋齐梁陈的阿谁宋,不是赵匡胤的赵宋,是刘裕建立的刘宋。北魏20万雄师南下,征讨刘宋。各位叔叔、大爷,老诚谋国、忠勇过人,都跟着我去。叔叔、大爷们就都跟着去了。碰到卑劣气候,大雪、大雨,行军,熬炼一下士卒的坚毅程度。士卒们身上都湿透了,怨声载道。明天艳阳高照,安营,晒被子,比及卑劣气候再行军。叔叔、大爷们都快散架了,我的侄子太坏了,如何如许折腾啊?走到洛阳,路程刚一半,从山西要走到长江边上,刚走一半。叔叔、大爷们实在走不动了,就找皇上去了,说大侄子咱别再往前走了,咱别跟刘宋兵戈了,刘宋也没招我们,再说兵戈也犯不着我们去,边将干甚么吃的。咱往回走吧,你叔叔我实在不可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