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立功封官[第3页/共3页]
杨贵妃是个比较本分的女人,甚少主动掺杂朝政国事,只是李隆基嘴里念叨顾青的名字,杨贵妃对这个名字实在太有印象,因而忍不住惊诧道:“三郎所念的名字,是‘顾青’么?”
李隆基一愣,接着长身而起:“甚么?”
本日,胜利来了。
说着李隆基令高力士取过纸笔,在纸上提笔写下一行字,搁笔朝杨贵妃笑了笑,道:“娘子故意提带同亲,朕怎能落了娘子的面子?依娘子所言,将他调来长安为官,如何?”
杨贵妃妙目朝纸上缓慢扫了一眼,上面鲜明写着“长安左卫亲府,录事参军”。
本日的李隆基正与杨贵妃喝酒。
杨贵妃白了他一眼,娇媚笑道:“妾可比他大十多岁呢,只是妾的故里可贵出一名国之栋梁,妾至心为故里欢乐,只想帮帮这位小同亲,三郎你乱吃甚飞醋。”
勤政务本楼的火线,便是兴庆宫的正殿,名曰“兴庆殿”,文武百官朝会的处所,再今后,便是交泰殿,属于前宫与后宫的交边界。
殿内寺人宫女和乐工舞伎们纷繁膜拜,异口同声道贺奖饰。
这些年大唐的军队已渐生老气,曾经无往倒霉,无坚不摧的大唐王师,现在对外交战时偶尔也有一些败绩了,特别是西域和西南的吐蕃,大唐与之交兵多年,胜负常常五五之数,近年对吐蕃更是胜少负多,如许的成果令目空统统自傲心收缩的李隆基尤觉热诚。
李隆基这时也听出了兴趣,含笑道:“回绝了?十七八岁的少年,被当今最受天子宠嬖的贵妃娘娘亲身兜揽,竟然还能回绝,端看此举,少年必不凡俗。”
一名寺人站在殿门外,忽觉遍体生寒,仓猝膜拜下来,大声道:“恭贺陛下,剑南大捷!”
李隆基佯作妒忌道:“娘子如此为一陌生少年说话,朕听了可不欢畅。”
长安城,兴庆宫。
鲜于仲通听了,信了,因而汗青窜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