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朝为田舍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 立功封官[第1页/共3页]

李隆基即位后,大多住在兴庆宫,长安城三大宫,每一座宫殿都有各自分歧的仆人。

李隆基点头道:“诗才不太小道尔,此子不屑以才情邀官职,偏要从疆场上博取功名,看得出是个有志向的人才,不错不错!”

杨贵妃掩嘴笑道:“妾当时内心也颇不舒畅,只觉得此人毕竟幼年疏狂,恃才傲物,不成想本日竟在平叛请功名录上见到他的名字,此时再忆当初,恐怕那位少年确有平天下之大才,妾许他翰林待诏之职,怕是入不了他的眼呢。”

一名寺人站在殿门外,忽觉遍体生寒,仓猝膜拜下来,大声道:“恭贺陛下,剑南大捷!”

对于小娇妻的窜改,李隆基天然是喜闻乐见的,因而也就愈发宠嬖她了,不但将番邦进贡的罕见珍奇当作礼品送给她,还封了几位杨家后辈为官。

李隆基惊诧半晌后,俄然仰天长笑:“好!确是好动静,朕甚慰。可将捷报誊写,分颁长安朝臣,高仙芝,鲜于仲通,哈哈,好!王师得还,朕当厚赐。”

李隆基猎奇道:“此子果然才十八岁?”

李隆基自从将杨贵妃从儿子寿王身边抢过来后,二人便一向居于此,到了开元前期,李隆基沉迷和顺乡,垂垂甚少视朝,大多数朝政公事也是在这座楼里完成的,就是那种仓促将奏疏批一遍扔给三省六部,然后着仓猝火闪进屏风后,找杨贵妃一同唱歌跳舞喝酒,一代明君变成一代昏君,常常只要一扇屏风的间隔。

杨贵妃终究肯定了此顾青便是彼顾青,表情愈发镇静,笑容也更加光辉了,高傲地挺起波澜壮阔的胸脯,道:“不错,此少年恰是妾的同亲,此次回籍探亲,鲜于仲通举荐此人,妾见过他,真是一表人才,温润如玉呢。”

说着李隆基令高力士取过纸笔,在纸上提笔写下一行字,搁笔朝杨贵妃笑了笑,道:“娘子故意提带同亲,朕怎能落了娘子的面子?依娘子所言,将他调来长安为官,如何?”

寺人声音更大了:“陛下,剑南大捷!天宝十载三月廿八,高仙芝与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于黎州城外安定南诏国兵变,南诏国主阁罗凤兵败自戕,我大唐王师斩敌首一万余级,俘虏三万余,当初参与兵变的南诏国各部首级纷繁向大唐圣天子陛下递上乞降奏表。”

老郎君佯作不满地哼了哼,目光再次落在顾青的名字上,沉吟半晌,缓缓道:“此子既以兵事建功,当入武职,虽有功绩,但不成封官太高,恐朝中有非议。”

本日的李隆基正与杨贵妃喝酒。

为何李隆基风俗住在兴庆宫?因为兴庆宫在他曾是临淄王的时候住的龙潜之邸,即位后不肯住太极宫和大明宫,因而下旨扩建兴庆宫,李隆基在位之时,兴庆宫的扩建工程从未停止过,一向断断续续,直到本日,它已成了长安城三大内之一。

杨贵妃愈觉欢畅,对李隆基这位敬爱的老郎君更加和顺缠绵,如花解语。就连二人依偎在一起喝酒赏舞,也是分外的恩爱,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眼神交换荡气回肠,外人见了顿时会产生两人现在需求的不是酒,而是床的设法。

李隆基表情大好,挥手萧洒隧道:“呈来!”

杨贵妃愈发震惊:“这个名叫顾青的,但是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家住蜀州青城县?”

一个来自山村的农户少年,说了几句劝谏的话,奉上一个沙盘。

李隆基一愣,然后绞尽脑汁回想顾青这个名字,数遍各军闻名将领,仿佛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再看顾青名字前面备注的建功启事,一是向鲜于仲通谏言请朝廷另遣良将批示平叛,二是谏言交兵之时千万要堵截南诏国与吐蕃的通道,勿使两国勾连,合兵一处,三是首创了一个名叫“沙盘”的东西,在此次安定南诏之乱时阐扬了极其首要的感化,包含最后的决斗,正因为沙盘上标注的知名小道,高仙芝遣偏师绕敌以后,断其粮草,截其退路,乱其军心,南诏国之乱才快速安定。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