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朝为田舍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贵妃召见[第1页/共2页]

杨贵妃连连赞叹:“好词句,与梅瓶上的诗全然分歧,这首中秋词更成心境,一词道尽人间悲欢,可传世千年。”

“是,本年中秋夜,顾青还作了一首中秋词,此词已在蜀州城内广为歌颂,乃至传到了益州。”

“在青城县石桥村,忙着为贵妃娘娘烧制瓷器。”

《长恨歌》的原作者白居易,写诗本就是以浅显为特性,传说他写诗以后必先读给贩子老妇人听,老妇人若能听懂,他才会将诗作定稿。

鲜于仲通恭敬辞职,杨贵妃仍坐在凉亭内,痴痴地看着梅瓶上的诗句,既有夸奖她的仙颜,也有细述她与天子的恩爱,此时此景读起此诗,令她不由回想起与李隆基曾经恩爱无间的时候,华清池里吸水作乐,梨园乐班里夫唱妇随,漫天的樱花雨下,李隆基谱写着《霓裳羽衣曲》,她在樱花树下翩翩起舞,四周的乐工歌以和之,那幅画面令人长生难忘。

因而顾青只好遗憾地奉告他,酿酒太难了,产量跟不上他的酒量,请他略微节制一下,待今后产量上去了再管够。

邀功这类事,鲜于仲通向来是不客气的,刚才呈献梅瓶时他便面不改色地说是他命令瓷窑给杨贵妃专门烧制这批孤品梅瓶,这份奉迎杨贵妃的情面便无声无息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顾青能得贵妃娘娘之赞,实是三生有幸。”

罢了,还跟他计算甚么呢?纵是官方恩爱伉俪,总也免不了吵嘴活力,何况天子有天子的严肃,莫非要永久跟他活力下去?

这些年写诗拍她马屁的人很多,当年李白任翰林待诏也拍过她的马屁,那首闻名的“云想衣裳花想容”便是专门歌颂杨贵妃的应制诗。

杨贵妃眼泛异彩:“才十七岁的少年,竟能作出如此动听的诗句,想必是为英才。没想到竟然是瓷窑仆人,此人不凡呀。”

李白又醉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贵妃纤指轻抚梅瓶上的这句诗,眼中出现一层淡淡的水雾。

没别的启事,因为诗句中夸奖杨贵妃的句子太浅显太直接,朗朗上口又浅显易懂,夸杨贵妃的诗句多了,夸得这么直接的委实少见。

鲜于仲通暗叹,顾青这小子好才情,好运气,也好会拍马屁。

但是梅瓶上的这首诗……鲜于仲通还真不敢据为己有。

因而顾青决定节制李白每日喝酒的量,酒仙听起来超脱萧洒,变成酒鬼就刺耳了,好好的谪神仙,又能作诗又能舞剑,毁在高度酒上未免太可惜。

梅瓶上的诗令杨贵妃心花怒放,欢乐得不可。

“臣服从,顿时命人将顾青领来蜀州。”

“用来吃的?”张怀玉又问道。

既然没法据为己有,鲜于仲通干脆风雅一点,帮顾青吹嘘一番,你好我好大师好。

杨贵妃纤手重抚盒子里的一排梅瓶,越看越欢乐,蜀州故乡能产如此精美的瓷器,不但如此,故乡还出了一名有才调的少年英才,杨贵妃非常高傲。

才调这东西很难盗取,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若鲜于仲通将此诗据为己有,杨贵妃欢畅之下,令他再作一首,那么他张嘴就会露馅儿,到时候场面就难堪了,能够今后会被杨贵妃所恶,杨贵妃恶了他,她的兄长杨钊还会给他好神采看吗?

杨贵妃如同着了迷普通,逐字逐句地读着梅瓶上的诗句,越读越欢乐,久郁的表情仿佛都轻巧了很多。

但是李白脾气萧洒不羁,不会被任何人摆布,若顾青直接减少酒的斤两,他恐怕会二话不说拂袖而去,今后断交。

顾青酿出高度酒后,李白醉倒的次数越来越多,也醉得越来越快。以往还能借着酒劲对月吟诗,现在一喝就醉,一醉就倒,醒来后两眼发直,迷含混糊的持续找酒喝。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