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朝为田舍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进献贡瓷[第1页/共2页]

此次恩允她回籍探亲扫墓,她的内心还是很感激的,无法心结仍然难明,她乃至想永久在蜀州待下去,也免除回长安后不知如何面对李隆基的难堪。

杨贵妃含笑命人赐座,鲜于仲通谢过,坐下来半晌后,又站起来,朝杨贵妃道:“贵妃娘娘,臣闻娘娘忧思故里,臣下不知如何为娘娘分忧,又听闻娘娘非常爱好蜀州青瓷,故而臣令瓷窑仆人烧制了一批人间孤品梅瓶,进献娘娘,愿娘娘万福金安。”

见鲜于仲通的地点就在凉亭内,鲜于仲通穿戴紫色官服,躬身低头穿过盘曲的水榭,在凉亭前停下,不敢昂首看,低着头施礼。

官员跟贩子的设法是一样的,如此绝佳的抱贵妃大腿的机遇,谁会放过?鲜于仲通也不能免俗。

啊!

元岁祥奉告两位掌柜,向贵妃进献瓷器这件事,如果托鲜于仲通,结果会更好。

鲜于仲通倒是很和蔼,问起了青窑的一些事,又将那批孤品梅瓶取出来抚玩一番,特别对上面的诗句更是赞叹不已,连连赞叹顾青之才。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贵妃现在托腮坐在凉亭内,身后的宫女打着九翅扇屏的仪仗,另有人捧着香炉,金瓜,玉快意等金饰,都是贵妃仪仗的一部分。

不测的是,两位掌柜没等多久,内里便传话,节帅宣见。

留下孤品梅瓶,郝东来和石大兴见机地告别分开。

寺人谨慎地劝她回寝宫安息,杨贵妃点头回绝,托腮凝睇水池内残败的荷叶,眼眸出现淡淡的愁怨。

“恰是,此为臣取的名字,陋名粗鄙,不值一笑。”

两位掌柜顿时心动,因而谨慎翼翼地来到鲜于仲通的临时寓所外,按例使了钱,向侍从提起了青城县的瓷窑。

两位掌柜欣喜若狂,怀着冲动的表情见到传说中的剑南道节度使后,如履薄冰地站在鲜于仲通面前,笑起来特别生硬。

杨贵妃抬眸道:“蜀州青瓷?但是当初送进宫的瓷器?它名叫‘蜀州青瓷’么?”

郝东来和石大兴倒也没绝望,此次进蜀州城能见到鲜于仲通已是不测的收成了,他们底子没想过能见贵妃。

偶然候她是真爱这位贤明天子,因为他的强大,也因为他的恩宠。

不管从任何角度看,她都无愧“倾国倾城之姿”的夸奖。难怪当明天子励精图治半辈子,毕竟还是为了她而弃了半生英名。

没多久,一个制作精彩的暗红檀木盒呈现在杨贵妃面前,翻开盒子,杨贵妃眼泛异彩,情不自禁收回赞叹声。

杨贵妃内心收回少女的尖叫。

…………

接着杨贵妃眼眸一凝,纤手悄悄地捧地一只梅瓶,鲜明发明上面的一句诗。

杨贵妃已有三十来岁,可保养得非常好,看起来才二十出头的模样。皮肤白净如雪,黛眉如柳,眉心点着鲜红的三叶菱钿,琼鼻薄唇,唇角微微上扬,天生的浅笑亲和脸庞,最逼真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天真,不染凡尘,那楚楚不幸欲语还休的绝世风味,能令天下统统男人醉倒在她的眼眸里。

鲜于仲通微微一笑,请中间的寺人将府外的瓷器献上来。

因而她急不成待地捧起另一只梅瓶,上面写着另一句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彩……”

随后鲜于仲通奉告二位掌柜,这批贡瓷他必然会亲身呈献给贵妃娘娘,当然,话也说得很含蓄,话里透出的意义很较着,贵妃娘娘万金之躯,你们二位贩子不成能见着她,死了这条心吧。

直到回籍前,她与李隆基仍闹着别扭,老夫少妻本就难过日子,更何况丈夫还是当明天子,伉俪豪情里不免异化了很多别的身分,前次李隆基发怒,将她遣送回娘家,让她遭到了莫大的委曲,委曲已成了难明的心结,伉俪间再也难寻当初的恩爱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