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周宣中兴望我皇(大结局)[第3页/共9页]
此次在杭州不测相逢,两人都颇觉欣喜,故交相见,当谋一醉。
说着李白幽幽一叹,道:“窜改这个天下者,才有资格留名,我空负一腔志向,却无顾贤弟之才气,时至本日我才看清本身,羞也愧也。”
见君臣仍无人出声,顾青叹了口气,道:“臣请旨,可遣安西军将士出征,臣亲身领军,平此大患。”
俄然萧洒地一笑,顾青摇了摇李白,道:“又逢乱世,你我之幸也,太白兄可要多作一些千古名诗传播后代,让千年后的小门生痛哭流涕背诵全文,岂不美哉?哈哈。”
“吐蕃国力日渐颓靡,臣觉得,现在恰是伐吐蕃之良机,臣请断绝吐蕃粮道,清算兵马,西征吐蕃,一战而平此百年大患,将吐蕃归入我大唐版图。”
因而李岘房琯率先走了出来,前面跟着一二十名官员。
世家后辈们顿时正襟端坐聆听。
“这些没人发明过的陆地上,有着储藏丰富的金矿,银矿,铁矿,有露天打个洞就能汩汩冒出玄色的石油,也有一铲下去就能捡到无数宝石的宝矿,另有各个陆地独产的物种,从粮食到蔬菜再到药材,都是我们大唐所完善的好东西,诸位,你们不动心么?”
见群臣群情纷繁,李亨欲言又止,想劝又不敢劝,顾青安静隧道:“战乱方平,民气机定,这些臣都清楚,只是吐蕃现在国力弱落,而地盘改种药材之战略,吐蕃的赞普和国中权贵也已垂垂缓过神来,错过此次良机,吐蕃又将规复国力,当时它还是我大唐百年之患,臣觉得,长痛不如短痛,趁此机会平了吐蕃,忍此一时之痛而消弭大患,益于大唐千秋功业,请陛下应允。”
张怀玉轻声道:“若悠长下去,世家积累的财充充足了,继而生出不臣之心,转过甚来与朝廷为敌,该如何办?”
顾青笑容渐敛,当真隧道:“太白兄何出此言?”
扑通一声,李白落水。
从内心来讲,顾青当然也不肯受此王爵。
谢传经明显是专门在宫门外等待顾青的,看模样等了好久。
因而众将欣然承诺,三年内将各自藩镇的军政事件渐渐移交本地官府,然后离任归京。
天下需求天子,但现在没到改朝换代的时候,火候不对,对天下的稳定并非功德。
世人又一惊,顾郡王竟然要出征吐蕃?
早在至德元年,顾青因李白斩杀史思明有功,便请奏天子给他封了个县子的爵位,又给他挂了个国子监祭酒的虚衔,只是虚衔,没授实权,因为顾青实在不敢设想李白如许的醉鬼教出来的国子监门生会是甚么模样,大唐朝廷的人才库会被他祸祸一窝。
说着顾青从怀里取出一份名单递给谢传经,谢传经当真看了一遍,然后含笑递给下一个。
自安史之乱后,朝臣大多没想过“平吐蕃”这个话题,因为实在太悠远了。战乱刚平,海内百废待兴,百姓需求安宁,新君即位不到一年,正需求稳固政权,梳理朝堂权势,无数内部事都迫在眉睫要措置,这类时候谁会想到出兵征服吐蕃?
王府后殿内,顾青屏退了下人,与世家后辈们聚于殿内。
站在院子里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以李岘为首的朝臣们踌躇了半晌,很多官员回身冷静拜别,另有些确切有事要议的官员则走进了前堂。
顾青笑了:“你如何晓得我画的是饼?”
顾青道:“造船,征夫,出海,我们征服它们!”
张怀玉叹道:“还是但愿后辈多几个争气的吧,不然你费了平生光阴获得的统统,被后辈一朝败光,我这个王妃都感觉对不起顾家的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