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朝为田舍郎》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八章 周宣中兴望我皇(大结局)[第2页/共9页]

非论对顾青这个一手遮天的权臣是如何的态度,起码要做到公私清楚,议政事的时候便不能掺杂私家豪情了。

好久以后,谢传经的神情俄然变得沉着,沉声道:“殿下所言非常动听,那么,世家若欲参与盛举,不知要支出甚么?”

李白躺在柔嫩的沙子上,也大笑几声,接着梦话般喃喃道:“顾贤弟,乱世……又至矣。”

天下需求天子,但现在没到改朝换代的时候,火候不对,对天下的稳定并非功德。

“不对!水中月非天上月,这轮新月是个新物事,你看它一闪一闪,是个活物。贤弟安坐,且看为兄将它活捉之!”

殿内群臣大惊。

“顾卿且说。”

李亨还想再劝,却见顾青的神采已越来越冷酷,李亨情知顾青已生肝火,只好当殿宣布作罢,趁便再当着满殿文武的面又盛赞了顾青品性高洁之类的好话。

小寺人立于李亨身边,见李亨朝他使了个眼色,因而扬了一下拂尘,上前尖声道:“传圣谕,昨日反贼余孽混入宫闱,企图行刺天子,幸得安西军救驾及时,未成大祸,着令户部拨付银钱肉粮至安西军大营,犒赏全军。”

顾青顿时明白了他的意义,笑道:“下中午分来我王府,你与那些世家后辈都来,我有事与你们说。”

没别的启事,只是太张扬了。

至此,大唐藩镇节度使皆由安西军出身的将领担负。

自安史之乱后,朝臣大多没想过“平吐蕃”这个话题,因为实在太悠远了。战乱刚平,海内百废待兴,百姓需求安宁,新君即位不到一年,正需求稳固政权,梳理朝堂权势,无数内部事都迫在眉睫要措置,这类时候谁会想到出兵征服吐蕃?

顾青悄悄嘲笑数声,神采安静地退回朝班。

李亨尽力扯了扯嘴角,挤出一抹笑容:“顾卿不必多礼。”

新书已筹办了纲领,约莫八月份开书,新书是唐朝高宗年间那点事,新书该有些窜改了,嗯,配角不再是草根出身。不出不测的话,应当是我此生最后一本关于唐朝的书了,还请诸位兄台多多恭维。

如此敏感的时候,顾青只愿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窜改朝堂以往务虚的不良民风,突然被李亨晋爵,对顾青实在是弊大于利,让朝堂内的冲突愈发激化,顾青将不得不华侈很多时候措置朝堂内部的争斗,统统都是因为李亨这道晋爵圣旨。

至德五年十月,太上皇李隆基驾崩,同年十一月,天子李亨也急病驾崩。

李亨不自发地坐直了身子,和颜悦色道:“顾卿有事固然奏来。”

说着顾青从怀里取出一份名单递给谢传经,谢传经当真看了一遍,然后含笑递给下一个。

顾青笑着从怀里取出一张巨大的纸,当着世人的面展开后,倒是一张比较邃密的天下舆图,上面乃至用虚线标了然航向,以及各个新大陆的形状。

早在至德元年,顾青因李白斩杀史思明有功,便请奏天子给他封了个县子的爵位,又给他挂了个国子监祭酒的虚衔,只是虚衔,没授实权,因为顾青实在不敢设想李白如许的醉鬼教出来的国子监门生会是甚么模样,大唐朝廷的人才库会被他祸祸一窝。

李白没理他,顾青嘴里常说一些乱七八糟让人听不懂的话,李白早已风俗了。

满殿朝臣各别的神采里,顾青神情安静地走出朝班,朝李亨施礼。

顾青见世家后辈们都暴露对劲的神采,因而又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我有平生财之策,但是需求世家拿出东西来互换,若能成,你我皆大欢乐,若不肯承诺,此事就当我没提过。”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