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花夕拾 (7)[第4页/共4页]
“我因为传闻中国人是很恭敬鬼的,以是很担忧,怕你不肯解剖尸身。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范爱农
厥后呢?厥后,要穿礼服和皮鞋,中国袜完整无用;一元的银圆日本早已废置不消了,又赔钱换了半元的银圆和纸票。
有一天,本级的门生会做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大抵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生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如许的虐待,不但黉舍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中间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厥后用被盖了满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处所,蚊子竟无从插嘴,竟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名先生却觉得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边不适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固然感觉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但是美意难却,也只得别寻适宜的住处了。因而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中国留门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偶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内里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能够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势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留学的事,官僚或答应了,派定五名到日本去。此中的一个因为祖母哭得死去活来,不去了,只剩了四个。日本是同中国很两样的,我们应当如何筹办呢?有一个前辈同窗在,比我们早一年毕业,曾经游历过日本,应当晓得些景象。跑去就教以后,他慎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