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张居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一回 慈宁宫中红颜动怒 文华殿上圣意惊心[第3页/共9页]

“这个是必然的,”冯保口气果断,“一个好皇上,是武功武功,样样来得,这武功里头,书法是第一招牌。”

冯保顿时如释重负,赶紧作揖打拱推却出来。穿过游廊,对站在那边的一名女官说:“烦请通报李娘娘,说冯保有急事求见。”

李贵妃眉头一蹙,活力地说道:“又是孟冲,王真人给皇上吃的甚么药?”冯保搓动手,嗫嚅说道:“主子不敢坦白娘娘,但又不好说。”

与高拱比拟,高仪是宦海的另一种表率。固然官运亨通,但他却更像一名文雅的学者。嘉靖四十五年,担负礼部尚书的高拱入阁,高仪由南京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升调北京,担负高拱空下的礼部尚书一职。甫一接任,高仪就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大事:嘉靖天子崇尚玄门,弄了很多方士进宫。这些方士都在太常寺挂职支付俸禄,这帮人自恃皇上恩宠,常日里为所欲为,乃至欺侮朝官。高仪早就看不过眼,调查取证后,便给嘉靖天子上了一本,要求太常寺裁汰冗员四十八人,并开列了应被裁汰的名单附后。他所指出的“冗员”,几近满是嘉靖天子身边的方士。这是一个谁也不敢捅的马蜂窝,恰好被这个驰名的“好好先生”给捅了。一时候大师都对高仪刮目相看,也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看到这份奏折,嘉靖天子的确大怒非常,但他也只当高仪是个书白痴,倒没有特别难堪他。不久,嘉靖天子归天,隆庆天子即位,一应大典礼仪,事无大小,都由高仪考虑擘划,上承祖制,下顺圣心,没出半点忽略。大臣们都交口奖饰高仪是最为称职的礼部尚书。隆庆二年,隆庆天子诏令取光禄寺四十万两银子给宫中后妃采购珠宝金饰。高仪是礼部尚书,国库银钱归户部统领,本没有他的事儿,但他感觉国度财务空虚,便上疏力谏劝穆宗收回诏令。穆宗不听,高仪便以抱病为由,连上六疏,要求辞去礼部尚书一职。穆宗无法,只好同意他致仕。养了三年病,没想到高拱又保举他担负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办公。固然他故意推让,但看到穆宗病重,忠君之心,使他开不了口。但入阁不到一个月,倒有一半的时候是在家中养病。

“大伴,”朱翊钧游移地问,“写好字是不是就必然能当好天子?”

“哪个王真人?”

隆庆天子叮咛,现在他半躺在坐榻上。早有一个小寺人出去,搬过一只春凳,让隆庆天子一双腿搁上,替他按摩揉捏。

“大伴,你看甚么?”朱翊钧不满地诘问。

“梁武帝有甚么功劳?”

一向眯着眼睛察言观色的冯保,这时以为机会已经成熟,便离了杌子跪到李贵妃面前,哀声求道:“李娘娘,老奴今番求见,另有一事相求。”

“这类妖道,甚么事做不出来?”

“反了,的确反了!”

待高仪打横坐定,高拱便向他传达了皇上在文华殿访问时的旨意。然后两手一摊,懊丧说道:“你看看,这么一件满手扎刺的事体,皇上一甩袖子,竟然要我全权措置。”

隆庆天子肝火攻心,哪能一下子“息”得下来?他兀自吼道:

李贵妃杏眼圆睁,咬了银牙半晌不吭声。花格窗外的天井里花树交柯,鸟鸣啾啾。李贵妃踱到窗前站定,她并不是赏识这窗外的恼人春光,而是借入室南风来复苏脑筋,稳定情感。待她重新说话时,又规复了常日的沉稳:

“实在真正起感化的,是王九思秘不示人的那些药粉。”

“传膳——”

“奉上。”

“你考我?”朱翊钧小嘴巴一撅,非常自傲地说道,“这两个帖,比起王羲之、怀素的字来,都差了一截。王羲之号为书圣,一部《兰亭集序》,其书法之精微,可与孔贤人的半部《论语》相对抗。你看他写的一个“永”字,把笔划间架用到最简练、最神妙的境地。另有他写的一个“鹅”字,一笔写就,那气势,那融会贯穿的法力,都无人企及。另有怀素,人称草圣,顺手写来,每个字皆有法势。他的字狂,但狂得有端方,狂得有味,我也是百看不厌。这两个天子的字,固然也都中看,但还算不上书法神品。”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