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细说经筵宫府异趣 传谕旧闻首辅欷歔[第6页/共7页]
此时全部大内悄没人声,白晃晃的阳光映照着文华殿黄色琉璃瓦的大屋顶,再反射到四周的花丛秀树,愈觉苍翠炽亮。砖道上,偶尔有巡街内役走过,他们都颠末严格练习,步子不疾不徐且无多大响动。每日窝在值房中忙昏了头的张居正,底子没有闲暇抚玩富强秋景。这会儿沿着文华殿侧花圃前行,林荫夹道清风徐来,特别是当他看到满园子的鸡冠蜀葵罂粟凤仙玉簪十姊妹乌斯菊等都在争奇斗妍逍清闲遥地开放,不觉有了一种樊鸟出笼的感受。他揉了揉酸胀的双眼,提起小腹做了几次深呼吸,顿时又感觉精力量儿格外埠畅旺起来。
“没你们的事儿了,去吧。”
“这个花不了多少钱,撑破天二千两银子。”冯保一副“些许小事何足挂齿”的神态,“你们三位,把要添置的物件儿,所需银两,都填单儿写好报上来。”
“哦。”
“主子得冯老先生之命,已着人把值殿监、尚衣监、钟鼓司三衙门的管事公公都请了来,现都在门外候着。”
“臣下明白,”张居正仿佛是在直接答复李太后的问话,故态度恭谨,“感激李太后与皇上对下臣的信赖,也感激冯公公足德怀远,大力互助。”
卯时刚过,一名小内侍就跑来内阁知会张居正,说冯公公在文华殿西室候着,要与他筹议皇上经筵事。
“太后与皇上如此信赖下臣,居正纵肝脑涂地也无以酬谢。”
“你如何来了?”冯保惊问。
张居正接过抄本翻开一看,是南京户科给事中桂元清呈奏的,就胡椒苏木折俸一事对王国光停止峻厉弹劾。粗心是说王国光出掌户部,不思进取,不去思虑如何开源取银充库,反而自图省便,以库中积年陈货胡椒苏木折俸,导致两京官员宦囊羞怯,竟日为生存驰驱,怨声不断于途;值新帝即位之初,出此下策,实乃诽谤君臣,涣散民气。当局无所作为,朝廷面子尽失;是以恳请皇上,对王国光追讨伐恶,以求副本清源收揽民气。
“但这几日见不着。”
“那也不必用金子制作呀。”张居正俄然进步嗓门儿。
“真是没有。前几日,李太后想制几件换季的秋裳,咱叮咛从制衣局调了十几种面料,又从七彩霞选了几种。成果,制衣局呈上的面料,李太后只看中了一种,倒是七彩霞的面料,奉上的五种她看中了四种。你看看,这个郝一标是不是会办事?”
“为何?”
卯时刚过,一名小内侍就跑来内阁知会张居正,说冯公公在文华殿西室候着,要与他筹议皇上经筵事。张居正把手头紧急事向书办作了交代,便快步畴昔。
自永乐天子以来,历代皇上的经筵,每年停止春秋两次,春仲春至四月,秋八月至十月。每月大讲三次,逢二进讲,称为大经筵;每天另有日讲,称为小经筵,已成定制。大经筵最为昌大,每次进讲官两名,一讲四书,一讲经章。讲本都得提早写好,由内阁核阅后再转付中书缮录正副各二本,先一日送进司礼监呈至御前。经筵循例都在文华殿停止,皇上出经筵的头天早晨,文华殿内宝座空中之南,摆布各设金鹤香炉一只,左香炉之东稍南,设御案讲案各一,皆西向。案上各置所讲之书稿,压以金尺一副。经筵之日,除近侍内官及当日讲官外,一应勋臣及内阁学士、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鸿胪卿、锦衣批示使以及四品以上写讲本官都要陪侍插手,都要穿绣金绯袍,这是一等的。二等者是展书翰林、侍仪御史、给事中、序班鸣赞等官,都穿元青绣服。卯时三刻,皇上从乾清宫起驾,一起鸣鞭,由二十名大汉将军导驾至左顺门。皇上于此改换朝服,然后再入文华门进文华殿。这一起上,都有先期到来的插手经筵的官员跪迎。皇上入殿之前,先有四十名金瓜卫士出来,负东西墙而立。皇上升座后,众官员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引领下顺次入殿序班施礼,然后各就各位。这时候鸣赞官唱“进讲官出列——”,进讲官站出来,鸣赞官又唱“展书官出列——”,展书官出至地平,膝行至御案前,展四书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