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奔赴东北[第2页/共3页]
留下联络体例,保存相同渠道,韩皓一行人打道回浙海。此次出行,固然在客车总厂碰了壁,但也有了华阳厂如答应行的合作火伴。
既然来到安淮省,那就只要再找找客车总厂的婆家省产业厅谈谈,毕竟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他们。
“李处长,能帮手看看中华这个商标目前谁的手上?如果没有,有甚么门路能搞到这个牌子?”
韩皓想要的只是客车出产资质以及“中原”这个汽车品牌,对进入大客车市场底子不感兴趣。并且对方提出还要中原厂通盘领受现有工厂的统统工人和从属机构,如许大的承担韩皓底子就不敢接。每年7oo万非出产性投入如同无底洞,谁也扛不住这个承担。
华阳厂属于市属企业,建立时候也不长,汗青承担不重,开端对比看下来是一个合适的收买工具。
因为原淝河厂获得省里财务支撑,1993年跟德国凯斯鲍尔公司合作引进先进客车技术,出产新车型在海内市场获得胜利。公司称呼也从“淝河”,取安a淮和凯斯鲍尔字,改名为“安凯客车有限公司”。
海州市招商局职员一听也够义气,叨教带领后跟着韩皓一起到东北。
万分感激李处长给了本身那么首要的信息,韩皓承诺到都必然好好感谢对方。是以,韩皓令司机直接调转车头去江州机场,直奔东北抚舜市飞去。
“韩厂长,你的思路我们省里早有人发起过,要把三家客车总厂整合在一起。但上面的反对声太大,每个厂都不肯意被整合兼并,并且牵涉到社会稳定题目,不能单单从经济方面算账。坦白来讲,你们想跟客车总厂合作,得更高层面出面调和对接,不是我们产业厅能够做主,必须得上面的人点头。不过你们既然成心,我会把这件事情上报,到底省里如何筹算,就不是我能做主了。”
是以,得知浙海省有人想整合客车总厂,安淮省产业厅还是很热忱欢迎。1995年,国企鼎新还是是一大困难,很多老国企因为汗青承担和产品掉队,已经堕入暮气沉沉地步。再不下决计鼎新,能够会把全部国度拖垮,毕竟一味依托当局输血保持不是悠长之策。但动辄成百上千名职工的企业,如果不管,工人赋闲了又会引极大的社会题目。特别放到全部国度出面,几千万的国有企业职工,谁能下得了决计鼎新,让他们下岗待业。
既然这般筹算,韩皓拿出了手机,拨打了一个天京的电话号码。仰仗在都天京的应酬寒暄,韩皓也熟谙了一些朋友。固然不是知心朋友,但举手之劳帮手还是能够。
韩皓还说出了本身从客车总厂分开后在路上构思的设法。
附属国度工商总局上面的商标局,韩皓熟谙了一名处长,这个电话就是打给处长,让他帮手查查另有甚么好的汽车品牌能够利用。
中原厂现在整车制造加动机三班倒出产,工人总计也不过13oo人。现在客车总厂职工就有2ooo多人,韩皓本来觉得能够轻松并购这个企业,没想到对方承担如此之重。
还没回到虎山,李处长的电话就直接打了过来,奉告韩皓一个好动静。
安淮省客车总厂属于省里的老迈难之一,产品没有合作力,汗青承担太重,每年往其投入的大笔款项都被用在了安设工人和从属机构上面,只能保持根基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