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宰执天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14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中)[第3页/共3页]

明天第一更,按例求红票和保藏。

“不知军将说的十九哥大名为何?如果上承隐君之才,曰后一个进士当是探囊取物。”韩冈问道。

注1:军将、殿侍和三班都是指得宋朝武臣的阶层,相称于当代的军衔。这些军衔都是属于没有品级的低阶武官。从高到低为:三班借职,三班差使,殿侍,大将,正名军将,守阙军将。王舜臣现在的阶层为正名军将。

韩冈至此方是恍然:‘本来是鄜延种家的人,难怪派头如此。’

韩冈笑着劝道:“算了,以军将之才,入官也是迟早的事。”

等种放归天以后,因为其无子,便由种世衡这个侄儿受了恩荫,入了军中。种世衡在关西为将数十载,军功卓著,范仲淹向朝中保举陕西将官时,将种世衡列在第二位,而第一名便是狄青。欧阳修也曾上书说,‘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都是把种世衡和狄青狄武襄视作同一品级的将领。

王舜臣沉默下去,神采在跳动的火光中变幻不定,最后蓦地仰脖灌下一口酒,将酒气化作憾然一叹:“若不是犯了事,洒家现在应当在绥德城啊……”

老尚书说的是隐君种放,他身后追封的官位是工部尚书。他算是第一代,种世衡第二代,现在关西军中驰名的三种——种诂、种谔、种诊,也就是王舜臣方才说的大郎、五郎另有个没提及的种二郎,是第三代;而现在王舜臣说的十七哥和十九哥则是第四代。但种师道是第几代?或许是第五代吧,韩冈猜想着,如果能探听到这位曰后的名将的下落,有机遇自当多靠近靠近。

王舜臣低头摇着酒水,俄然叹道:“还是找个好根脚有效。秀才你跟着横渠先生,如何着都能考个进士,不比俺们厮杀汉,搏命拼活也不定能混到一个官身。”

“也是在先生门下吗?种……种……”韩冈悄悄念着,一个陌生的名字从幽深的影象中跳出水面,他眼睛一亮,“种建中!军将说的十九哥但是种建中种彝叔?!”

“说是弟子,韩某投到先生门下也不过戋戋两年,可贵先生教诲。”韩冈也叹着:“真要提及根脚,韩某不过是灌园出身。若非如此,如何会被陈举、黄大瘤之辈所欺?”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