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曾爱过·[第1页/共1页]
手札劳邮亭,赏花弄月明。君心腾巨浪,欣喜复哀伤;中夜血泪书,沾笺复沾裳。心潮渐停歇,死生誓相依。
庐隐去世多年后,李唯建写了一首抒产平生感念的自传体长诗《吟怀篇》:在平结识黄庐隐,评诗论文心相印。清华园里撷黄花,得依怀中情一札;十里迢迢入城赠,寒星初窥噪暮鸦。
1985年5月,李恕先出差上海,在《庐隐选集》的编者钱虹的带领下,到庐隐的同窗兼老友程俊英传授府上拜访。程俊英时已84岁,她的话未几,只是说:“你母亲去世时,你才3岁,宝宝(郭薇萱的乳名)才10岁,宝宝很聪明。”
古井微澜漾秋色,始度东洋度蜜月。人言扶桑日果果,迷茫明灭神仙鸟;败兴畅游度枉生,落叶满地红不扫。初冬返国兴未已,浪漫生涯不减昔。申江小住即访杭,卜居湖滨餐风景……去秋在日乐悠悠,写作阅诵无所忧;返来居杭生一女,取名“瀛仙”纪东游。当卖假贷穷难救,卖文为生焉能久。隐君沪滨教书职,我赴嘉兴任教席…一乌云突遮阴沉夭,展翅伸爪来死神。隐君出产庸医误,茫茫大地无归处。黄英缤纷遭毁灭,天昏地暗变色彩。
庐山真脸孔,模糊未可睹。海滨灵海无潮汐,故交一去绝音息。冷鸥空留逐波影,异云徒伤变幻性。永安公墓遥,人间天上差……庐隐归天后,与前夫所生的大女儿郭薇萱随二舅黄勤一家住在天津(黄勤时任上海贸易储备银行天津公行经理)。一年多后,黄勤调到上海贸易储备银行,郭薇萱又随母舅一家搬到上海。
mm李瀛仙随父回到四川成都后,18岁插手中国群众束缚军,在军队做文职事情,改行后在广东电视台文艺部任导演,与一名同事结婚,生有一男一女,后改名为李恕先。直到1980年代,她在报刊上得悉姐姐郭薇萱的信息,通过手札,与姐姐获得联络。
当时郭薇萱的姨娘黄湘也住在上海,她劝郭薇萱回福州爷爷、奶奶那边。但郭薇萱对福州一无所知,不肯归去。郭薇萱的祖父郭凌云曾多次叫人把郭薇萱接回福州,郭薇萱不肯。直到在二母舅家待了两年后,郭薇萱才回到故里郭宅。郭薇萱小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基督教会办的福州私立毓英女子初级中学,后考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中读高中。时价抗战期间,黉舍迁至南平。1944年郭薇萱高中毕业投考大学,别离被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福建协和大学登科。但其祖父重男轻女,不肯供她读大学,郭薇萱是以落空了读大学的机遇。建国后,郭薇萱前后在仓山区的几所小学任教,1983年退休,膝下有一男一女。
李恕先从上海返回广东的途中,特地到福州寻觅姐姐郭薇萱。在郭薇萱的居处“积雪山馆”,庐隐的两个女儿宝宝和贝贝,在失散半个世纪后终究相逢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