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孙多慈,梦里不知身是客[第1页/共1页]

民国旧梦是非多,南京起傅厚岗6号的一幢民国老屋子。就曾上演过一幕爱情悲笑剧,其配角,是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与其门生孙多慈。说才女诬家孙多慈,必须先说她的祖父――安徽寿县孙家鼐。孙家鼐官做到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人称“寿州相国”。后又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命为管学大臣,主持创办京师大书院――也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传说他家的大门上,曾挂有一副春联,上联为“弟子天子”,下联为“天子弟子”。这类才学和蔼派,在安徽都找不出几个。但孙家家规极严,16岁之前的男人不准穿丝绸、外相;行动举止以《礼记》为准;如有偷、抢、奸等行动,家属会峻厉惩办。孙多慈父亲孙传瑗,号仰遽,字养癯,是斗室以后。因为自小受家属影响,孙传瑗对科考充满敬佩,他最大的抱负是通过科举光宗耀祖。但作为身处晚清期间的年青人,又不免豪情如火。在这方面,本家、激进派孙毓筠是他敬慕的豪杰。光绪三十年,孙毓筠变卖产业,借用寿县朋友居处,创办了推行新式讲授的书院。礼聘的西席中有一名就是孙多慈的父亲。

・安徽第一家属・

为这一个“拯”字,孙传瑷还是很费了些心机的。阿谁时候的孙传瑗光芒外露,为儿子取名“多拯”,就是想本身为国为名的抱负持续到下一代。等候孙多慈出世,孙传瑷看到一双后代,思惟也不再那么激进,特别是同事老友韩衍被害,更让他但愿获得调和和安静。为女儿取名“多慈”,他但愿将来女儿能够心带仁爱。

孙多慈出世在1912年4月12日,农历仲春二十五那天。出世地是同仁病院,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

不得已,他和汤葆明一筹议,将数十位门生连夜带出了寿州城,以后徒步50余里,来到安徽省会安庆。这些门生,一部分转入大拐角头的尚志书院续读,另一部分,由孙传瑷把他们送至南京。也恰是这个变故,孙传瑗扎根安庆,连日本鬼子打来后,他和他的家小仍糊口在安庆城内。

一年后,大儿子孙多拯出世。

三年前,孙父创办《安徽浅显公报》的时候熟谙孙多慈的母亲,孙多慈的母亲年青貌美,并且和顺仁慈。阿谁时候孙传瑷在筹办报刊,事情很多,两人三四天都不见得能够见上一面。但孙母非常了解。没多久,他们便组建家庭,开端了甜甜美蜜的伉俪糊口。

同年,在江苏宜兴.17岁的徐悲鸿,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地盘。“年十七,始游上海,欲习西画,未得其途,敷月而归。为传授丹青于和桥之彭城中学。”他创作的白描戏剧画《时迁偷鸡》,在《时势新报》上颁发,并获二等奖。这也是他公开颁发的第一幅作品。

1908年,孙传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安徽浅显公报》和《安徽船》。直到1912年孙毓筠出任安徽省第一任都督,孙传瑷也跟着仕进,最傲岸到省当局秘书。随后孙传瑷还在安徽第一师范黉舍任教,担负过教务长。

1905年底,孙传瑷和西席汤葆明在书院提出了剃头以示反清斗志的倡导,并带头把辫子剪了。门生当然情愿,但是家长激烈反对,由此把一个寿州城闹得沸沸扬扬,孙传瑷本身也被逼到了没有退路的绝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