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御天香:北宋女官香药帝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9章 画论[第1页/共3页]

蕙罗侧首一望,见赵佶公然在芙蕖汀岸那端的水榭中,正负手而立,笑吟吟地看着她。

“官家谬赞,臣如何敢当……”赵令穰对赵佶作揖道,“此言还赠官家,倒是妥当。”

蕙罗答复:“未曾学过,只是每年秘府暴书时都会去看看。”

“你们这都是套话。”赵佶又把扇面递到蕙罗跟前,含笑鼓励,“你再评评这字。”

吴元瑜忙请她恕其冲犯,又道:“如此,便是在官家身边耳濡目染的了。”

蕙罗欠身道:“奴家书口扯谈,如有获咎,还望先生包涵。”

赵令穰与吴元瑜皆拍案叫绝,赵佶怡然解颐,非常得意。

这几字写得超脱流丽,轻巧夸姣,蕙罗亦悄悄赞叹,想了想,对赵佶道:“官家这字是焚着香练出来的罢?”

第一幅画面上竹叶寥落,蒹葭荒废,一只落单的雁孤守水岸,缩颈低首,设色素净,意境苍寒。

“浑家聪明之极,鄙人佩服。”赵令穰对蕙罗拱手,又是感慨又是赞叹,道,“忸捏。因宗室不能远行,我所绘不过是京洛间三百里风景,令浑家见笑了。”

蕙罗承诺,接过图卷后即辞职,往元符宫去。

大宋宫城秘阁中藏有大量历代及古人书画,每年夏季都会取出曝晒以防潮,称为暴书。

蕙罗道:“先生身处繁华绮纨之间,心却在乡野江湖以外,想必是需求一艘船的。”

黄筌是五代西蜀画院画家,精工花鸟鱼虫,画风工致都丽,其子黄居宷、黄居宝亦擅花鸟,送人称黄氏父子气势为“黄家繁华”。崔白之前,大宋画院较艺莫不以黄筌父子笔法为程式定好坏弃取,神宗父子推许崔白与吴元瑜,画院画气势调才随之窜改。

蕙罗遂往水榭,向赵佶施礼以后,赵佶向蕙罗先容身边二人,一名是教他作画的徒弟吴元瑜,一名蕙罗倒是在客岁除夕宴集时见过,太祖五世孙赵令穰。

蕙罗道:“上好的沉香用明火焚,其烟袅袅而上,如丝如绢,固结不易散。若以手指牵引写字,那烟缕构成的笔划,大抵就是官家草书的模样。”

蕙罗推让说并不懂画,但赵佶对峙,说尽管猜,错了也不会受罚,蕙罗只好领命,一一看去。

“那这繁华气与我的有何分歧?”赵佶问。

蕙罗赧然不知如何作答才好,赵佶倒是扬声对她笑道:“本日你说得好,让我在两位先生面前也长了几分面子,且赏你点甚么罢。”

那三人又是一阵笑。

刘清菁未置一词,手持画卷走到轩厅,比了比乘凉用的藤床上的枕屏,感觉尺寸合适,遂递给一旁的内臣,叮咛道:“照着枕屏尺寸裁了,换上面的画。”

言罢命人展开赵令穰山川图卷数幅,让蕙罗赏识。

第三幅上的大雁数只在岸上,另有一只在空中昂首往下飞,翎毛丰盈,感染鲜润,芦苇纤秾有致,无第一幅之野逸,但也不像第二幅那般纤丽。

旋即又命人展开此中三卷,但要他们挡住款识题字之类,对蕙罗道:“这三幅主题都是水汀芦雁,别离是崔白先生、吴先生和我画的,你能猜出哪幅出自谁笔下么?”

吴元瑜先取过抚玩,赞道:“字若插花美人,舞笑鉴台。”

内臣再不敢多言,清脆承诺,捧着画拿下去裁了。

然后又向二人解释:“她算是半个洛阳人,以是让她来看看。”

赵令穰一怔:“船?”

蕙罗摆首道:“我是孤儿,幼年入宫,那里能称家学赅博。先生不嫌我出言鲁莽,胡乱点评就好。”

赵令穰笑对赵佶道:“可惜我本日上呈之作无花竹翎毛,不然也想请沈浑家见教。”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