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门派续五[第1页/共10页]
平静派: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孙不二为开派祖师。孙不二,号平静散人,马钰之妻,全真教祖王重阳弟子。卒于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平静渊贞顺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平静渊贞玄虚顺化元君”。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中,记有该派传代派字,不知其传承与活动详情。
清朝,又有施道渊一系住此传承不断。施道渊(?—1678),字亮生,别号铁竹道人。吴县人。童真削发为朝真观羽士,遇异人张信符授丹诀。年十九,从龙虎山徐演真受五雷法,能驱役百神,除崇疗病。初筑室尧峰,继住穹窿山。顺治戊戌(1658),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请于朝,赐所居额上真观,赐号养元抱一宣教演变法师。郡中奥妙观倾圮,被延主观事。晚游闽越,康熙十七年(1678)卒。传有弟子胡德果,胡传潘元桂(木字应为王字旁),潘传惠远谟,惠传张资理、施神安,已至嘉庆之世。《诸真宗派总簿》又载有几个宗祖萨守坚的道派:天山派、萨真君西河派、萨祖派等,盖皆传播于明清民国间的神霄支派。
天心派: 宋朝呈现的新符箓派。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卷四三:“自汉天师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矣。当其受印剑于玉局,荡妖异于寰区,法之济时,厥勋盛矣。”以为天心派由张陵所创,自是托古之辞,但可证明天心派由正一龙虎宗派生而来,邓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序》称: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导,掘地得“玉篆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然未识诀目玉格行用之由,复遇神人指令,师于谭先生名紫霄,授得其道”。饶洞天遂被称为“天心初祖”。掘地得书,自是神话,它表白饶洞天写了一部天心正法之书。但天心派是否由他建成,尚难鉴定。至“绍兴之初,路真官再编天心法”。(金允中《上清灵宝**》卷四三)天心道法由此流行起来。路真官,名时中,曾作《无上三天玉堂**》、《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行于世,成为南宋行天心道法最闻名的羽士。方勺《泊宅编》卷七:“朝散侍郎路时中行天心正法,于驱邪尤有功,俗呼路真官。”天心正法原重符印,传至路时中,亦汲取新说,夸大作法者须重内炼,以内炼为本。《无上三天玉堂**》卷一:“道在我身,修之久则能够成真,吾之真元既成,将不足而补不敷,以是莫不法也。”该书卷三十论炼度亡魂须先本身成绩玄功,作法时,只要“使内囗以合外囗,外神以符内神,则一瞬之间报应如响矣”。南宋时,又有廖守真传天心正法,构成一个天心支派。《道法会元》卷二四六《天心肠司**》载彭元泰《法序》:“昔宗师廖真人(廖守真)修大洞法,诵《度人经》,北帝遣殷郊护助真人修炼大丹,所到则瘟疫毁灭。”《道法会元》卷二四七记其传系为:廖守真传萧安国,安国传彭元泰,元泰传史白云,白云传费文亨,文亨传陈一中。陈一中是元延祐时人,申明该系从南宋传至元朝。元朝,雷时中传天心正法。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雷默庵》传,雷时中(1121—1295),字可汉,号默庵。其先豫章人,后家于湖北武昌金牛镇。幼习词赋,通诗经,三领乡荐。后倾慕玄门。传闻,庚午年(1270)三月三日,汉其在道坛诵《度人经》时,蒙路真官降落,授以“混元六天快意道法”,教他“大兴吾教”。并称此教由太上老君所授,“专以《度人经》为主”。(他与廖守真一系皆夸大调《度人经》,与金允中所说天心出于正一天师似有分歧。)而后,“四方闻其道行卓异,及其门者日众。弟子数千人,漫衍东南、西蜀二派。首度卢、李于宗师,及南康查泰宇,由是卢、李之道行乎西蜀,泰宇之道行乎东南。混元之教,大行于世。所著《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皆发扬混元通化之妙”。据此,雷时中所传之天心派,似又可称为混元派,为天心派各支传播最盛者。明清活动环境不见记录,是否在元末已合流于正一?有待进一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