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永徽迷局》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临危之命[第1页/共4页]

“此次叛军起兵之机选得非常奥妙,左相兼司戎太常伯戍卫西凉,平阳郡公薛大将军尚未从辽东回师,朝中唯二能够在危急时直接出兵之将,皆距洛阳千里以外。估摸贼人早有预谋,就是为了打我等一个措手不及……末将昨夜渎职,还请太子殿降落罪!”保卫洛阳的主将陈侯上前一步,跪地向李弘请罚。

阎立本说罢,冲李弘一挤眼。李弘一怔,方明白了他的意义,能身居右丞相之位,又那里是只会舞文弄墨,他悄悄一笑,点头道:“确如右相所说,此事太太严峻,还请各位卿家随本宫一道前去,等父皇母后决计罢!”

“这……”陈侯忍不住先开口道,“此计听起来确切很不错,只是薛明府幼年,所晓得的更多是兵法所记,而无实战经历。末将受命守洛阳城近十年,对二圣安危与城中百姓责无旁贷,当搏命守之,毫不等闲外撤,请太子殿下三思。”

早在千年前的战国,强秦便是依托此关进退得宜,顺从六国,终究横扫天下。在现在的大唐乱世下,面对两侧突如其来的叛军,八百守关兵士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忙据关死守。两拨人马从中午相遇苦战至半夜时分,因为史元年下部非常凶恶,守甲士数优势,不免被动,伤亡过半。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守关将领不得不命令撤离,退居十里再依山势恪守,而后调派斥侯急向神都洛阳通报动静。就如许,史元年下部支出了折损两千余人的代价,终究将这座雄关占有,如同毒瘤般卡在两京的咽喉之上,情势迫在眉睫。

“是,”获得了天皇的赞美,薛讷心下说不出的彭湃,再拜道,“臣,臣愿为大唐战死,只是仍有一不情之请。求陛下授樊宁军职,让她与臣同在军中,有她的聪明机慧在侧,臣必能一举击破贼兵!”

李弘躬身上前,双手接过制书,薛讷一行忙再度跪地叩首。李弘手捧制书,面对世人念叨:“贼首史元年集众反叛,兵压神都,情势危急。我大唐兵马立国,德服四海,朕与皇后自当以百姓为先,以天下为重,今兹授朕之兵符,以李敬业为主将,薛慎言为副将,权代戍卫东都统军之职,除一千禁军留守洛阳外,其他部众及救兵皆可自在调派。”

薛讷点头一应,持续说道:“此地地形奇特,靠近黄河,两侧山峦连绵,构成一个壶口,史元年的贼众若要攻打洛阳,需求颠末陕州。只消我等守住这得天独厚的要地,洛阳必然无虞。不但如此,陕州之北有座中条山,山间有条樵夫砍柴的隐蔽小道,只消三两日的脚程便可穿山到达绛州。如若我们能够结合绛州守军,便可向驻扎凉州的左相姜恪求援,并且能堵截史元年的退路。一旦机会成熟,更能够出兵直插函谷关之背,与陕州守军两面夹攻,届时乱贼便被堵在这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成为瓮中之鳖!”

没想到在如此短的时候内,二圣便决定放弃这固若金汤之城,将天下与百姓超出于小我安危之上,洛阳城守将陈侯孔殷拱手道:“陛下,这……”

神都东宫里,李弘规复了监国之权,调集阎立本、李敬业等人在洛阳的文臣武将商讨对策,薛讷、樊宁与李媛嫒亦在其列。

洛阳守将陈侯点头应和:“且现在大水方歇,军士怠倦,之前又有军中士卒染疫,如果冒然出动,不但不能取胜,反而还会形成时疫扩大,士气降落,徒增我军死伤……”

薛讷回过神来,拱手道:“殿下,臣觉得,为今之计,固然有诸般困顿,但我等决不能恪守洛阳,敌众我寡,一旦恪守便是坐以待毙,而必必要在洛阳周边,妥当摆设,不然一旦贼众杀来,则二圣危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