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江山如画 第四十一章 调鼎之约[第3页/共4页]
穿越此界十余年,南鹰一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写天下运气。在他的干预下,不管是解疫除灾、汉胡之争、黄巾之乱,还是董卓之乱、群雄逐鹿,其风险均已被降到了最低,大汉至今在册丁口仍有两千余万便是明证,汉土同一的曙光已经乍现,五胡乱华的悲剧几近不成能重演,而本来仗之以横行天下的汗青轨迹,也被打得支离破裂,令南鹰再也没法先知先觉,事事抢先一步……这迫使南鹰不得不调剂思路,对同一天下的大业重新打算!
商定还要求,不管是大将军府,还是车骑将军府,均不得无端干预朝政,不得通过政治手腕打压对方,籍此水涨船高、积聚气力,三私有权回绝乃至制裁两边的歹意涉政行动。
面对如此前提,曹操只能服从。当下,他尚处于招兵买马、气力收缩的关头期间,一贯对皋牢民气看得比甚么都重,不要说曹仁是他的族弟和主将,许褚亦是他部下首屈一指的虎将,便是换成了平常部将,他也等闲放弃不得。
“再说,您方才也说了,大将军南鹰一向视刘荆州为敌……”那少年感喟道:“袁绍即将毁灭,南大将军的目光只怕很快便要转向荆州了!毕竟,孙坚是死在了刘表的手上!您此时去投刘表,与自投坎阱何异?”
“那你就能成谋主了?”诸葛玄退后一步,斜睨着那少年,打趣道:“为叔倒真想看看,凭你一介小儿,是否贾诩、荀彧那些积大哥宿的敌手?”
商定又夸大,自本日起,两边在不结合、不对抗、不内斗的原则下,尽力扫清各地不臣诸侯,所取之地尽可自治自足,觉得决斗本钱。这一条又迫使两边不得不尽力以赴的去尽快安定天下,不然必将此消彼长,在决斗中居于弱势。
“贤侄啊!”他越想越喜,笑吟吟道:“你打小便聪慧过人,更怀济世之志,正可投个明主,一展胸中抱负啊!”
“叔父您胡涂啊!”那少年苦笑道:“陶谦昔日曾追杀曹操之父曹嵩,又与渤水兵几次交兵,算是将南鹰和曹操获咎死了!想那南鹰和曹操现在兵锋正盛,下一步不是要伐刘表,便是要征陶谦!您如何尽想着去投奔这些冢中枯骨呢?”
仿佛闲话家常之间,他却与南鹰立下了一个足以震惊天下乃至将要改写汗青的商定……合力廓清天下,两军相约决斗,败者臣服,胜者全取,以不世功业,立万山之巅,获调合鼎鼐之功。
“诚如叔父所说!刘备之以是未能脱颖而出,盖因其部贫乏谋断之士!”那少年决然道:“细数天下,能谋善断者几近尽在南鹰、曹操和袁绍戋戋数人帐下。刘备虽有关羽、张飞等当世一流虎将,却始终难有作为,若得一谋主,必当如虎添翼!”
“亮儿!”诸葛玄见来人恰是本身一贯最为疼惜的侄子,勉强压下了心头的焦炙,向着管家挥了挥手:“快去筹办,不得耽搁!”
当天下诸侯尽皆臣服,万里国土重归王化,便是两雄师事个人决一胜负之时!如果南鹰胜出,他将遴选出一个强大、虔诚的文武班子,帮手天子复兴大汉,本身则可带着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问心无愧的去遨游天下;即便输了,信赖曹操也只能经心极力的做一个汉臣,而兴复汉室、令百姓安居乐业也将计日可待。以是说,不管成败,大汉都必将迎来一个充满朝气的极新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