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江山如画 第四十一章 调鼎之约[第2页/共4页]
当然,也有一些好处和好处是近在天涯的。南鹰同意不再究查偷袭洛阳之事,并当即开释曹仁和许褚,五千战俘也将在完成洛阳重修后发还曹操。同时,还将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发文天下,嘉奖曹操谴五千兵马援助洛阳重修的义举。
“说了半天,你竟然早有谋算?小小年纪还想隐身幕后,真是一肚子鬼主张!”诸葛玄倒是对其侄的深沉心机见怪不怪,只是讶然道:“那你想保举何报酬刘备谋主?”
“那人啊!此时,他应当快见着刘备了吧?”少年心不在焉道:“我们是不是也该尽快出发了?”
“要说南鹰和曹操,确是明主!不过,叔父此言差矣!”那少年侧着头想了一会儿,再次点头道:“想那南鹰帐下,贾诩、郭嘉、戏志才、荀攸诸人,皆有经天玮地之才,而曹操部下,亦多荀彧、陈群、刘晔等足智多谋之士…….小侄若去,籍籍知名且年未弱冠,安有出人投地之时?”
这个商定看似儿戏,却恰好又有诸多细节,将此约框成了一个难以违背的盟誓,令曹操没法回绝。他悚然听着南鹰轻描淡写般说出一项又一项的条目,竟似毫无踌躇考虑之处,这令曹操不得不思疑,南鹰早已运营好了统统,只是在等候一个最得当的机会。
“叔父放心,小侄此选实在是将家属的安危放在了首位!”他见诸葛玄欲言又止,笑道:“当今天下虽是诸侯盘据,但南鹰、曹操皆有大义之名,刘表、陶谦之流必将首当其冲。而刘备自居汉室宗亲,其宽仁爱民,在豫州、兖州一带甚得民气,又与南鹰、曹操有旧,短期以内自保无虞…….待其此后羽翼渐成,当可在朝堂之上据一席之地,与南鹰、曹操二人鼎足而立!”
但是,天下间只要南鹰本身才晓得曹操的短长。此人生性哑忍多疑,知人善任之能毫不下于他南鹰,文韬武略更是震古烁今。目前固然屈居下风,但是谁又敢断言终究他不会窜改乾坤?
商定中指出,两军决斗前,两边均须公告天下,不管成败均不得叛汉,亦须忠心帮手汉室,不然天下共击之。这一条死死的拿住了曹操,若取胜以后仍有篡立之心,则其部下尽多惜身爱名之士,将会严峻质疑曹操的品性,其内部也将分崩离析、不攻自破。而天下间的忠君爱国之士更将视其为民贼,必然群起攻之。
诸葛玄仓促返回寓所,甫一进门便一叠声的叮咛摆布:“当即告诉夫人和各位公子,办理行装,我们要尽快出发!”
归根到底,曹操是不得不平、不得不从。从政治职位和大义名份说,他已经输了南鹰一头。以现阶段的军事气力看,他更加屈居优势。如果逼急了南鹰,现在便放下统统顾虑,以当日尽力对于袁绍普通的决计开启内战,曹操十有八九会饮恨结束。
“那你就能成谋主了?”诸葛玄退后一步,斜睨着那少年,打趣道:“为叔倒真想看看,凭你一介小儿,是否贾诩、荀彧那些积大哥宿的敌手?”
“那人是谁?”诸葛玄惊诧,蓦地间觉悟过来,拂袖道:“你不会是在说刘备吧?他自称汉室宗亲,倒是一介小吏出身,更无甚盖世功劳。现在固然占得数郡之地,但兵不过三四万,将不过十数员,更连谋主都没有,焉能构成气候?不成不成!”
细数天下豪杰,袁术和公孙瓒均已毁灭,袁绍亦是苟延残喘,刘表、刘焉、陶谦等人均不敷虑,真正具有威胁的只要曹操和刘备!若不吝统统代价先行攻杀此二人,南鹰不是没有这个气力和掌控,却只会迟延天下一统的过程,令百姓堕入更加难以接受的水深炽热。乃至,南鹰也不晓得如此完整窜改汗青的终究衍变会是如何?或许,就会有一个在汗青中原客籍籍知名之辈,生长为更加可骇的天命之子,来谋夺天下……其成果,将会是殊难预感!而南鹰更不敢冒如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