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6章 注释[第5页/共11页]

[41]裴炎要表示宰相风采的说法来自司马光,原文为“炎欲示闲暇,不汲汲议讨伐”。

[40]见《新唐书·刘仁轨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光宅元年玄月条。

[28]唐朝官制,官阶九品并分正、从、上、下。侍御史从七品上,给事中正五品上。正七品下,正七品上;从六品下,从六品上;正六品下,正六品上;从五品下,从五品上;正五品下,正五品上,十阶。见《旧唐书·职官志一》。

[41]两《唐书》之则天皇后纪均称李昭德任凤阁侍郎在此事以后,今从《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二年十月条。

[31]麟德元年(664)三月,这个已故长女被追封为安宁公主。

[50]见两《唐书》之来济传,《资治通鉴》卷二百永徽六年十月条。

[14]请参看雷家骥《武则天传》。

[45]此事两《唐书》之李勣传均有略述,但以《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贞观二十三年蒲月条记录最详,故从《资治通鉴》。

[29]见两《唐书》之娄师德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圣历二年八月条。

[27]关于本段史实,野史和别史众说纷繁,尤以《狄梁公传》所记富有戏剧性,乃至于《资治通鉴》简朴到只要一句话,并在《考异》中长篇大论予以辨证。本书兼采诸传,而以逻辑与常情常理综述之。

[31]见《旧唐书·薛万彻传》。

[18]据《旧唐书·高宗纪下》,三人兼任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时候是:薛元超,仪凤元年(676)三月;高智周,同年六月;裴炎,调露二年(680)四月。但高智周在调露元年(679)罢相。

[6]这一冤案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二年十月条。武则天对武承嗣说的话见《旧唐书·李昭德传》。

[49]见《旧唐书·褚遂良传》,《新唐书·李绩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六年玄月条。

[33]来俊臣的起家时候,两《唐书》之苛吏传都含混其词称为“天授中”,《唐会要·苛吏》记在载初元年玄月,《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元年七月条则已有“逢来俊臣、侯思止必死”的说法。按该年玄月改元,故天授元年七月即载初元年七月。来俊臣应是反动前夕成为苛吏的。

[44]这一系列事件的详细时候请参看雷家骥《武则天传》。

[13]比如《新唐书》便不但要有《则天武皇后纪》,还得有《则天武皇后传》。

[2]这一段对话,《资治通鉴》系于长命元年(692)六月,在李昭德杖杀王庆之的天授二年(691)十月以后,但两《唐书》之李昭德传均系于杖杀王庆之之前,且高低文紧相连接。本书以为两《唐书》是,故从两《唐书》。

[37]见《新唐书·褚遂良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六年玄月条。

[19]见《新唐书·濮王泰传》。

[20]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光宅元年仲春己未条。插手集会的飞骑是天子禁卫军,驻防玄武门。

[10]李贤,上元二年(675)四月立,永隆元年(680)八月废。

[40]据《旧唐书·李勣传》,李绩原名徐世勣。武德二年,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唐高宗永徽年间,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改名李勣。勣是绩的异体字。为了便利读者,本书遵循群众出版社版雷家骥著《武则天传》先例,写作李绩。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