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注释[第4页/共10页]
[230]见李白《将进酒》。
[249]高适《燕歌行》。
[76]此处据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考据。
[34]以上见两《唐书》之宇文融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开元十二年八月条,同时参看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181]受架空的两派领甲士物是李德裕和李宗闵,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太和九年四月条、六月条、七月条。
[70]见两《唐书》之《杨贵妃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三载十仲春条。
[11]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见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82]架空李德裕、李宗闵的,是在“甘露之变”中受难的李训和郑注,《新唐书》李训、郑注的合传史臣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太和九年十一月条的批评,都以为李训、郑注是小人。陈寅恪先生则以为李训实为天下奇才,比起那些甘为寺人从属品的两派士大夫来,固有分歧矣。见陈寅恪《唐朝政治史述论稿》中篇。
[23]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七长安四年十仲春条,同时参看两《唐书》之宋璟传。
[201]请参看傅胜利《中国通史》,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146]请参看彭丽华《安史之乱》。
[237]见王维《汉江临泛》、《使至塞上》。
[191]见李德裕《登崖州城作》。此诗的另一版本是: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197]以上见《旧唐书·仆固怀恩传》,参看《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广德元年七月条、八月条、玄月条,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79]关于《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详见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研讨。
[26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0]见《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八,《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三年三月条。
[261]所引见高适《燕歌行》,李商隐《马嵬》。高适《燕歌行》并非格律诗,仍然用了对仗,可见对仗是一种很好的修辞体例。
[242]无所害怕无所顾忌地引进和接收,无所束缚无所沉沦地缔造和改革,这两句话是李泽厚先生的,请参看李泽厚《美的过程》。
[174]顾炎武《日知录·政事·藩镇》即称: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一定非藩镇之力。
[202]请参看(美国)白桂思《吐蕃在中亚:中古初期吐蕃、突厥、大食、唐朝争夺史》,(日本)气贺泽保规《残暴的天下帝国》。
[176]榜样监狱罪囚,是陈寅恪先生的比方,见陈寅恪《唐朝政治史述论稿》中篇。
[17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太和八年十一月条。
[241]请参看樊树志《国史提要》、《国史十六讲》。
[36]这一观点引自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唐玄宗对张说的考语见《全唐文》卷二十二《命张说兼中书令制》。
[209]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中和元年四月条。
[276]请参看(日本)气贺泽保规《残暴的天下帝国》。
[100]见《安禄山事迹》卷中,《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