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7章 注释[第2页/共10页]

[32]以上据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同时参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开元八年正月条。

[96]以上见《新唐书·安禄山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天宝十载仲春条,同时请参看彭丽华《安史之乱》。

[268]这一辨别也能够从用韵看出。高适诗用的是仄声韵,李益诗是平声,平声的语气要平和很多。

[148]见《旧唐书·肃宗本纪》。

[222]见(法国)勒内·格鲁塞《中国的文明》。

[204]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贞元五年十仲春条,贞元六年蒲月、六月秋条,并请参看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两书编年分歧,今从《资治通鉴》。

[208]见《旧唐书·黄巢传》。《新唐书·黄巢传》和《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广明元年十仲春条的记录有出入,有异同。

[195]据两《唐书》之代宗本纪、仆固怀恩传及《资治通鉴》,仆固怀恩出兵有两次,一次在广德二年(764)十月,一次在永泰元年(765)玄月,第二次兵力数十万。

[205]这个观点来自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先生,请参看气贺泽保规《残暴的天下帝国》。以下对黄巢的描述和评价也多受该书影响,恕不一一说明。

[130]关于陈玄礼向太子陈述以及太子的态度,见《旧唐书·杨贵妃传》、《旧唐书·韦见素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陈玄礼对唐玄宗说的话,见《旧唐书·玄宗纪下》。

[237]见王维《汉江临泛》、《使至塞上》。

[150]令公一词的解释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广德元年十月条胡三省注。

[67]见两《唐书》之《李林甫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天宝六载十仲春条。

[160]见气贺泽保规《残暴的天下帝国》。

[168]本段及下页表均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元年正月条。

[21]见两《唐书》之姚崇传,《新唐书·齐澣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开元四年十仲春条。

[187]李宗闵就是在吐突承璀掌权时获咎李吉甫和李德裕父子的。李绛到处与李吉甫作对,传闻也因为他看不起李吉甫与吐突承璀表里勾搭,朋比为奸(见两《唐书》之李绛传)。但旧史的这类品德态度实在靠不住。王仲荦先生即以为,当时有人吹嘘李绛,常常言过实在。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也有偏向性。二李的是非曲直尚待商讨,不见得李绛必然很对,李吉甫必然是错。请参看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83]见(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

[216]据《旧五代史·唐书·武皇本纪上》和《新五代史·唐本纪四》,李克用的精锐军队号称“鸦儿军”,因为李克用外号“李鸦儿”。气贺泽保规《残暴的天下帝国》解释为黑衣马队和乌鸦兵团,今从之。

[174]顾炎武《日知录·政事·藩镇》即称: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一定非藩镇之力。

[183]党争是当时的说法,现在看来是轻易引发曲解的。实际上党争的“党”不是政党(parties),而是朋党,也就是好处分歧或意气相投的帮派和团伙,称为派系(factions)更加精确。他们的斗争在牛僧孺、李宗闵和李德裕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就已经开端,是以本书不采取“牛李党争”或“二李党争”的传统说法。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